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12)



主要措施:通过加强常规管理 , 落实备课检查、指导、考核制度 , 建立集体备课机制(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人修改、课后反思) , 开展优秀教学设计展览和评比 , 全面提高教师备课质量 。

工作目标:所有教师能够规范备课 , 部分教师能够创造性地进行有效备课 。

3、构建高效课堂

基本要求:一是课堂上创新教与学方式 ,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 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有意义学习过程中 , 全身心投入 , 积极动脑、动口、动手 , 教学生学会学习 ,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 动手实践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坚持“四凡四不” , 即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习的教师不教;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究的教师不导;凡是学生能做出的教师不启;凡是学生自己能说出的 , 教师不引 。二是要优化教学策略 , 恰当灵活地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 精讲精练 , 及时反馈、有效调控 , 切实提高教学活动实效 。提倡“两个高效” , 即每一位学生的高效和每一分钟的高效 。关注每一个有问题的学生 , 关注每一学生的问题 。学校最大的浪费是课堂时间的浪费 。课堂上要做到放手但不放任 , 让学生自主却不自流 , 让学生全力以赴、全神贯注、全神投入 , 紧张而愉悦地学习 。

主要措施:开展学科、各学段、各种课型的课堂教学观摩、展示、研讨活动 。组织骨干教师上引路课、示范课 , 青年教师评优课、中老年教师献艺课等活动 。开展全员性的高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 。有计划地组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走出去” , 聆听专家课堂 。

工作目标:建立起各学科高效课堂评价标准和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 全体教师牢固树立起追求高效课堂教学的理念 , 课堂教学水平整体提高 , 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

4、优化作业设计

基本要求:要求教师精心设计作业、创新作业批改方式、减少学生重复、机械、无效的作业 。教师精心地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选择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作业 , 创新作业批改形式 , 发挥作业批改中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 , 师生心灵交流的激励性作用 , 作业及时评价 , 促进学生不断改进和发展的作用 。

主要措施:加强对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教师布置和批改作业情况的检查和讲评 , 组织作业设计研讨 , 开展教师现场作业设计竞赛、优秀作业设计案例评选、优秀班级作业展评、学生家长评教等措施 , 推进作业设计的优化 , 使教师形成自主设计高质量作业并及时批改评价的良好习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