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13)



工作目标:使全体教师形成自主设计高质量作业并及时批改的良好习惯 。

5、规范学生学习习惯

基本要求:通过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巩固等学习过程的管理 ,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预习要思考一些基本的问题:讲什么?跟以前的知识有什么联系?等等 。老师板书时要目视黑板;老师提出问题时积极思考 , 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 不明白的问题要及时问同学或老师;书写时执笔要正确 , 要认真书写 , 解答过程要规范 , 写在规定的位置 , 要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讨论问题时要主动参与 , 积极发言 。坚持先复习后做题 , 复习是巩固和消化学习内容的重要环节 , 把所学知识认真复习一遍 , 该记忆的记住了 , 该理解的理解了 , 然后再做作业 。

主要措施:组织学生学习“学习常规” , 组织开展学生“学习常规”知识竞赛 , 召开学生学习经验介绍会 , 开展“学习标兵”、“学习模范班”评比活动 , 积极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风貌 , 进一步培育优良的学风、班风和校风 。

工作目标:绝大多数学生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都能作到主动学习 。

6、总体要求

1.加强备课研究 。要想上好模式课 , 首先要备好模式课 。我们实行二层备课 , 即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 , 一是各学校发挥学的功能组织教师利用每周三的教研活动时间组织教师研讨按模式备课 , 可以按教学内容语数外政史地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进行一次问题诊断式集体备课和课堂教学模式的研讨活动 , 及时将活动成果在教师中推广 。但是规定每一位教师必须用模式备课 , 学校把每月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结合起来 , 作为学校考核内容之一 。

2.积极开展新模式研究课活动 。开学后学校就规定每人必须用新模式上课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 , 第一、领导班子深入课堂听推门课 , 每周至少两节 , 和教师一起研讨、交流;第二、领导班子在前两周带头上模式课;第三、每周规定一位教师上一节研究课 , 促使每一位教师深入地研究 , 上过后 , 教研组及时评议 , 提出与模式不相符的地方 , 争取使教师的课尽快地适应新模式的要求;第四、我校在5月中旬对全校开设新模式的研究课 , 借这股春风 , 动员全体教师要积极参与听课、评课活动 , 抓住这个大好时机 , 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第五、学校对发现的问题 , 每周实行及时公开通报的方式 , 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敲响警钟 , 同时表扬做的较好教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