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播客想把内容送到车主“耳边”,为何上车这么难?


团队|播客想把内容送到车主“耳边”,为何上车这么难?
文章图片

早在2020年底 , 荔枝FM曾放出消息 , 要与小鹏汽车达成车载音频方向的合作 。 到了今年4月初 , “荔枝播客”推出了直播功能 , 并率先上线小鹏智能车载系统 , 值得注意的是 , 这是播客直播在车载场景的首次应用 。
相比短视频 , 播客可以算是“小众”需求 。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 , 2020年 , 短视频的用户规模已经超7亿人 , 在线音频的用户规模预计将达到5.4亿 , 年增长率或缩小至10.2% , 在线音频用户中 , 只有八成左右收听过播客 。
经过了好几年的发展 , 播客行业仍未摆脱体量小、非风口、变现手法单一的困境 。 而在播客圈子当中 , 二八定律同样适用:大部分创业者(团队)依旧避免不了“用爱发电”的现实 。
播客需求在“车上”? “我特别希望未来能成为智能汽车上面的一个杀手级应用 。 ”来自广州某内容创作团队的负责人大颜踌躇满志地说道 。
2018年六月份 , 大颜叫上三五同窗 , 一同创业 , 团队最主要的产品 , 是在线音频播客 , 涵盖了知识类、小说类等内容 。 与其它播客内容团队不同 , 自打开始创业 , 他便将播客应用的场景牢牢地锁定在汽车上 。
在他看来 , 开车的人几乎都喜欢在车上弄出点“动静” 。 有公开数据显示 , 只有10%的车主 , 在开车时不收听任何音乐广播、音频节目 。
“事实上 , 开车听听音乐、节目 , 有助于放松精神、舒缓情绪以及提高注意力 。 ”大颜说 , 以往 , 很多车主在开车时都会收听传统的广播 , 以及时知悉交通路况等信息 , 代价是 , 同时需要收听商家、企业在电台投放的广告 。
但随着导航应用的发展 , 车主出行也开始依赖导航大数据 , 任何交通、路况信息 , 也都可以在应用当中查询到 , 而且是实时的 。 传统电台提供的具有一定滞后性的交通、路况信息 , 也显得有些鸡肋 。
“尤其在智能车机出现之后 , 车主对于开车时收听音频、节目都有了新的需求 。 ”据一年前 , 大颜团队在汽车论坛上所发起的一项“万人调查”数据显示 , 近四成车主 , 不再收听传统的电台广播 , 四成车主选择通过车机流量、U盘听听音乐 。
还有将近三成的车主 , 希望利用上下班、路上通勤的时间 , 通过收听播客的方式 , 汲取新的知识 。 尤其在塞车时 , 用播客收听知识科普类的内容 , 会让一部分车主觉得不那么浪费时间 。
至于以往有看书习惯的车主 , 也会选择利用路勤的时间 , 以“听”代“看”的方式 , 听听故事、小说、世界名著等 。 如果说 , 短视频是居家“杀时间”利器的话 , 那播客便是有车一族“杀时间”利器 。
“知道车主的大致需求后 , 针对相应的需求 , 创作音频播客的内容并不是难题 。 ”由于当时的播客主要以音乐鉴赏、有声小说为主 , 大颜与团队便差异化瞄向高端人群 , 针对希望借播客学习知识的车主 , 推出了人文类、科普类的播客内容 。
包括有职场经验、生活常识、科技扫盲等等 , 每则音频播客的时长 , 均为9分钟 。 2018年 , 全国各主流城市平均通勤时长(含驾车、公交)北京、上海、重庆分别为56、54、54分钟 , 苏州、广州、深圳分别为45、45、44分钟 。 平均通勤时长普遍集中在54、45分钟区间 , 刚好可以完整收听五六则音频播客内容 。
然而 , 当团队推出了相应内容之后 , 他却开始为新的问题犯难了 。 按理说 , 许多车主都有收听网络音频播客的需求 , 但如何将创作的内容 , 送到车主“耳边”成了不少创作团队最头疼的问题 。
内容“上车”并不容易【团队|播客想把内容送到车主“耳边”,为何上车这么难?】最近几年 , 许多车机系统都是基于安卓系统定制的 , 所谓智能车机自然也不例外 。 为了让针对用车场景开发的播客内容出现在车机系统上 , 大颜参照自媒体运营的方式 , 注册机构账号 , 进驻了尽可能多的行业主流播客应用 。
但偶然的一次机会 , 他发现自己通过进驻播客应用 , 试图让内容送达车主“耳边”的想法 , 有些想当然了 。 别说播客应用是否推荐其内容 , 部分车机甚至无法下载应用 , “发现问题之后 , 我和同事借试驾之名 , 疯了一样到4S店测试车机系统 。 ”
大颜指出 , 部分车机只能下载、安装厂商应用商场中指定的车载应用 , 即便有播客 , 也是他以及团队都未曾听闻过的“非主流”产品 , 而有的智能车机系统 , 甚至连应用都不给下载、安装 , 而理由是为了“安全”着想 。
即便在部分车机系统更为“开放”的造车新势力车型上 , 内置或可供下载的播客应用 , 也是针对车机系统深度定制的 , 与手机的应用并不相同 , 只能够收听由播客应用推荐、指定的热门内容 。
“只有第三方改装、加装的原生安卓车机 , 车主可以随意下载任何的安卓应用 。 ”他透露 , 团队还曾在不同的车机上 , 测试利用蓝牙、手机映射收听播客的操作步骤 , 试图探究类似的收听方式是否可行 。
结果发现 , 部分智能车机尽管开着蓝牙 , 但每次都要重复操作 , 才能连上手机 。 至于映射的方式 , 操作更是繁复 , 而且车主常用手机作为导航 , 同时使用手机听播客 , 体验也并不良好 。
“每当导航有提示时 , 通常会压低音乐、播客应用的音量 , 的确让人感到别扭 。 ”在实际的调研中 , 的确也有许多车主表示 , 若每次启动车辆 , 都需要重新操作映射 , 重新连蓝牙的话的确会放弃听音乐、播客 。
而且 , 如果没有提前在WIFI环境下下载好相应内容的话 , 通过手机映射听播客 , 浪费手机流量不说 , 还放着车机系统赠送的流量 , 白白浪费 。 在得出一系列结论后 , 他和团队甚至推翻了另外两项尝试 。
“本想通过网盘 , 让车主打包下载内容 , 现在看也是不可能的 , 操作过于繁琐 。 ”除此之外 , 他还打消了自行开发播客小程序、APP的想法 , 其一是车机无法下载、安装 , 其二是车主也不会为了收听播客 , 而下载并非主流的应用 。
音频播客是最适合车载环境的应用 , 包括大颜在内 , 许多内容创作者都心知肚明 。 但只要无法将内容送达到车主的“耳边” , 就意味着创作者之间的差异化竞争难以拉开 。 用户瓶颈难以突破 , 无论是付费或是广告的变现方式 , 似乎都无从谈起 。
也正因为车机系统的特殊性 , 除了播客之外 , 还有很多应用服务、车载网络产品 , 难以送达车主面前 。
智能车机是盘“大生意”
团队|播客想把内容送到车主“耳边”,为何上车这么难?
文章图片

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数据显示 , 2020年 , 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2.81亿辆 。 若按照14亿人口计算 , 相当于每5个人当中 , 就有1人拥有汽车 。 更有机构大胆分析 , 2021年我国汽车的保有量或将突破3亿辆 。
更有数据显示 , 2015-2019年 , 国内智能车机行业市场规模 , 由145.5亿元 , 增长至230.2亿元 , 年复合增长率12.1% , 前装智能车机往中低端车型渗透的趋势明显 。 显然 , 智能车机系统 , 已经成为了一盘“大生意” 。
“对于主机厂而言 , 车机应用市场也有利可图 , 所以开始重视各自的车机生态 。 ”有曾参与过车机系统开发工作的业内人士告诉懂懂笔记 , 目前 , 智能车机系统呈两极分化 , 有的极为开放 , 广开大门吸引应用入驻;有的则相对封闭 , 只能下载官方自研的应用 , 或是指定产品 。 前者多为新造车 , 后者多为传统造车企业 。
然而随着新造车智能车机提供的车载应用日趋多样化 , 用户也渐渐愿为部分高级、增值功能买单 , 有很多传统造车企业也逐渐意识到 , 卖车载“软件”其实也能够赚钱 , “相比前两年 , 如今的车机系统 , 可玩性高了很多 。 ”
早在去年 , 威马汽车曾推出过4款仪表盘主题皮肤 , 原价分别为299元和499元 , 用户可以个性化选择购买并设置 。 除了极为专业的自动驾驶软件、辅助驾驶软件之外 , 主机厂或逐渐开放车机应用生态 , 往手机应用市场的方向上靠拢 。
再如“安卓税”、“苹果税”那样 , 通过应用、服务收费的方式 , 获取相应的抽成 , 创造新的盈利空间 。 同时也有传统主机厂青睐寻找互联网巨头合作 , 拓宽车机的生态 。 早在2020年11月 , 阿里对斑马网络提出新目标 , 车载操作系统AliOS三年内装机量 , 要达到1000万辆 。
显然 , 随着车机生态的逐步开放与完善 , 车主或将在座舱里见到更多的车载服务、应用产品 。 但是对于针对车载场景开发内容、应用甚至是服务的播客创业团队和企业而言 , 能否“用爱发电”撑到那一天的确是一个难题 。
—————————————————————————————————
微信关注公众号“懂懂笔记”每天第一时间为您奉上最新最热的科技圈资讯~
多年财经媒体经历 , 业内资深分析人士 , 圈中好友众多 , 信息丰富 , 观点独到 。
发布各大自媒体平台 , 覆盖百万读者 。
《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微信思维》、《微信力量》三本畅销书的作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