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空军军医大学朱平教授及其科研攻关团队取得突破进展

西安新闻网讯 她把自己绷成一支随时待发的箭 , 向着一个个未知的靶点冲锋 。 30年来 , 她和她的团队向被业界称为“不死癌症”的疾病不断奋勇前进 , 并在早期诊断治疗研究中取得突破性成就 。
4月23日采访人员获悉 , 空军军医大学朱平教授领衔的科研攻关团队《炎性关节炎发病新机理及综合诊治新技术新理念》课题于近日荣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 该成果对提高类风湿关节炎(RA)和脊柱关节炎(SpA)为代表的炎性关节炎临床早期诊治和治愈率做出了重大贡献 。
在科研攻关过程中 , 朱平和她的团队首次阐明免疫炎性细胞异常活化、分化、识别和调节性细胞死亡参与发病的新机制;首先建立MRI 诊断评价炎性髋关节炎标准;首先开展炎性关节炎内外科综合诊治新模式 , 成功拓展了临床转化和行业专业的应用 。
1993年12月 , 时任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的朱平正值事业的黄金期 , 但是根据医院发展需要 , 她被调任临床免疫科任主任一职 , 一干就是大半辈子 。
【团队|空军军医大学朱平教授及其科研攻关团队取得突破进展】1994年 , 为加快学科建设与国际接轨 , 医院选派已走上科室领导岗位的朱平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Bantin研究所进修学习 。 1995年8月 , 主动放弃优厚待遇邀请的朱平按期回到学校 。 她结合学科兼有制剂的实验室优势等 , 大胆的将研究重点锁定了方兴未艾的风湿免疫专业 。
炎性关节炎发病率和致残率很高 , 发病后 , 如果不控制病情 , 在十余年间会造成严重的运动残疾 。 靶向生物治疗对此类疾病的预后有很大改善 , 但却不能治愈疾病和逆转组织损伤 , 多数患者常常深陷于停药后复发的极度痛苦之中 。 当时 , 一个念头涌上朱平等人的心头:探索炎性细胞/分子机制 , 提高早期诊治和治愈率 。
为了这个目标 , 她把自己绷成一支随时待发的箭 , 向着一个个未知的靶点冲锋 。 先后开展了类风湿关节炎等风湿免疫病发病机制和诊疗新方法研究以及临床诊疗工作 。 经过不懈努力 , 现已建立了整套的类风湿关节炎、脊柱关节炎等炎性关节炎疾病动物模型 。 同时还收集了大量第一手的宝贵资料和临床经验 , 获得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专题 , 填补了医院此前无风湿免疫专科的空白 。
“瞄准世界医学前沿、勠力创新是朱平的作风 。 ”在炎性关节炎项目课题研究中 , 她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 2011年联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解放军301医院等单位 , 从零开始建立超声诊断、鉴别诊断 , 在国内较先开展B超关节诊断 。 同时 , 为攻克这一难题 , 朱平锲而不舍领衔集中攻关 , 带领团队与专业科室密切合作开展影像学诊断 , 在国际首先开展综合利用超声、MRI、放射以及同位素影像联合诊断并评估炎性关节炎 , 填补了肌肉骨骼超声和SPECT应用于风湿病诊断的空白 。
朱平秉持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双轮驱动的建设思路 , 结合国际关节镜精尖技术 , 借鉴欧美经验 , 从德国引进相关技术设备 , 组织骨干赴国内知名骨科关节镜中心学习 , 建立了国内最早、现病例最多的关节镜诊治炎性关节炎中心 , 开展关节炎内外科综合诊治 , 开创了该专业领域发展的新天地 。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是国际医学界研究的难题 。 朱平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 , 于1999年3月引进医院第一台当时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BD 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 , 在国内率先在临床研究中开展免疫活性细胞定量和功能分析技术 。 使得免疫细胞水平评估这一难题成为临床免疫科及医院的常规检测项目 。
为给各项临床试验患者进行免疫状态动态监测 , 她还为实验室添置了全自动变应原检测仪等设备 , 建立和完善了免疫细胞多参数分析和分选平台 。 为自身免疫病发病机制和治疗等探索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
作为学科带头人 , 朱平教授勇于开拓科学新方法 , 突破外科手术禁区 , 长期从事风湿病/免疫性疾病的机制及诊治新途径、新技术的研究 。 时至今日 , 已经在风湿免疫病方面形成了本学科自己的专业特色 , 并在疑难、重症风湿免疫病患者的救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于200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 。 研究成果推动了我国该领域医疗水平的整体发展 。
在她的带领下 , 经过20余年努力探索 , 最初只有十几张病床的小科室建设成为集医教研于一体的风湿、免疫、过敏性疾病诊治、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综合实力跻身全国风湿病学科排名前8的国内著名学科;成长为全军风湿免疫专科研究所、中国风湿界先进学科之一 。
同时 , 朱平教授坚持把教书育人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 为军内外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中青年骨干人才 。 除此之外 , 她坚持不懈围绕临床实践编撰学术研究著作 , 主编了教育部第一部全国医学院校本科生教材《临床免疫学》 , 教师、专科医师参考书《实用临床免疫学》和教育部第一部研究生全国统编教材 , 填补了我国本专业教材的空白 , 至今仍是该领域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采访人员 任娜 通讯员 张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