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中国何时诞生“英伟达”?( 八 )


据IDC统计 , 全球算力的需求每3.5个月就会翻一倍 , 远远超过了当前算力的增长速度 。在此驱动下 , 全球计算、存储和网络基础设施也在发生根本转变:一些数据量过大的工作负载 , 过多占用CPU资源 , 与之协同作战的各种“X”PU芯片便应运而生 , GPU、FPGA等芯片之外 , DPU就是下一个“X”PU 。
业内人士就此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 网络就像造马路 , 以前1G 10G时代马路已经不够宽了 , 车子越来越多 , 为了平衡压力 , 通过增加红绿灯和投入更多的交警来更高的协调资源 , 这样已经让原来的效率提高很多 , 但是仍然不够 。必须第一扩大马路 , 这就是带宽增加 , 但是马路从2道变为4道 , 仅仅依靠红绿灯和有限的交警还是会堵塞 , 但是我们不能无限增加交警 , 这就需要马路能更加智能 , 帮助解决拥堵 。
章高男指出 , 大量的网络管理在CPU里面 , 占据了容器能力 , 而DPU则是将服务器智能提供空间能力 , 大量虚拟化空间可以提高算力需求 。
随着2020年 , DPU的名声超出了竞争对手英特尔所推出的基础设施处理器(IPU)和SmartNIC , 也让每个对数据中心业务虎视眈眈的企业都要在这个领域分一杯羹 。DPU成为了各大芯片巨头、初创公司争相研发的新赛道 , 国产DPU现在几乎处在百花齐放的状态 , 红杉、高瓴创投、鼎晖、软银中国都开始入场 。
今年4月 , 天眼查数据显示 , 国产DPU芯片供应商“云豹智能”完成腾讯投资、红杉资本、耀途资本等联合的天使轮融资;5月末 , 芯启源完成数亿元Pre-A轮融资 , 投资方包括软银中国、浦东科创集团等;7月27日 , DPU芯片研发商“中科驭数”完成华泰创新领投的数亿元A轮融资;8月30日 , DPU芯片研发商星云智联宣布完成了数亿元天使轮融资 , 由高瓴创投领投 , 鼎晖VGC、华登国际中国基金参与跟投;9月初 , IDG资本豪掷“云脉芯联”天使轮融资项目 。
“DPU有可能成为继CPU和GPU之后的第三颗算力芯片 , 但从结构上来看 , DPU会更异构、也更专用 。”鄢贵海在接受钛媒体App等采访时表示 , DPU产生的背景是智能时代数据爆发导致的端-边-云一体化趋势带来的对计算延迟、数据安全、资源虚拟化需求 。CPU对这些非业务性负载已不堪重负 , 迫切需要一个理想的对象来分担这些计算负载 。
头豹研究院则预测 , 中国DPU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25年达到37.4亿美元 。全球DPU市场规模2025年预计将达到135.7亿美元 。同时报告也指出 , 数据流通是DPU最大的应用市场 , 其中裸金属服务其对DPU存在刚需 。DPU在电信市场的应用主要为边缘计算场景 , 渗透率不足5% 。针对智能驾驶领域的DPU仍在探索阶段 , 预计在2023年DPU才有望布局在智能驾驶领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