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中国何时诞生“英伟达”?( 七 )
鄢贵海认为 , 在细分新兴赛道 , 凭借需求侧的应用“势能” , 中国芯片企业集中优势兵力 , 立足服务本土企业 , 突出开发的敏捷性 , 是有机会在产品定义、方案迭代周期上超越“英伟达”这些芯片巨头 。他预计 , 10年内会出现一批技术领先的国产GPU、DPU企业 。
“芯片产业五个环节:设计、制造、封测、材料、EDA五个环节中 , 与应用最相关的是设计 , 我们最大的优势又在于应用 , 所以非常有机会在“设计”这一环节取得突破 , 然后以点带面 , 逐步扩大胜利版图 。所谓“弯道超车”还是追赶策略 , 切入面向未来的新赛道并且全力加速才更有可能占据新的战略制高点 。希望能在10年内能出现一批技术领先、产品扎实而且富有战略意识的企业 。”鄢贵海对钛媒体App表示 。
壁仞科技创始人张文表示 , 对芯片公司的能力要求从产品级提升到系统级和生态级 。时间上不超过5年 , 中国在AI芯片设计领域赶上甚至领先国际水准 。他强调 , 超越英伟达 , 需要重新定义一个产品 , 以及重新定义一个市场 。
百亿DPU芯片市场“爆火”
在黄仁勋看来 , 负责在数据中心传输和处理数据的数据处理单元(DPU) , 正与CPU、GPU共同组成“未来计算的三大支柱” 。当中国芯片企业发力GPU时 , 英伟达则把目光放在了CPU、DPU这两个新市场中 。
2020年9月 , 英伟达宣布拟以400亿美元 , 从日本软件集团处收购英国芯片设计商Arm , 预计写下半导体行业最大的并购案 。但这笔交易存有争议 , 目前还等待欧盟、英国、美国和中国等政府的批准 。但2021年4月 , 英伟达则宣布进军数据中心CPU市场 , 发布Grace CPU处理器 , 也就是本文开头黄仁勋所讲的那一段话 。(详见钛媒体App前文:《英国政府出手干预 , 英伟达400亿美元并购Arm交易生变》)
CPU和GPU之外 , 英伟达还在布局DPU 。2019年 , 英伟达宣布以69亿美元全现金的形式收购以色列网络芯片商迈络思(Mellanox) , 并最终将其拿下 。而这笔英伟达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收购 , 黄仁勋最看重的就是迈络思在数据中心技术等方面独步天下的能力 。2020年10月 , 英伟达首次推出了DPU — NVIDIA BlueField系列数据处理器 。
究其根本 , 一方面DPU更灵活安全 , 更重要的是 , DPU可以解放CPU的算力 , 释放服务器的负载 , 并凭借低功耗显著降低综合成本 , 甚至还可以改善AI和机器学习应用的性能 。
推荐阅读
- 最新消息|中围石油回应被看成中国石油:手续合法 我们看不错
- 硬件|汽车之家年底裁员,员工称多个职能部门已被撤销
- 系列|2021中国航天发射圆满收官!年发射55次居世界第一
- 硬件|Yukai推Amagami Ham Ham机器人:可模拟宠物咬指尖
- 硬件|闪极140W多口充电器发布:首发399元 支持PD3.1
- 微信|微信支付“九宫格”全面支持开通中国银联云闪付
- IT|全球汽车行业价值两年突增至3万亿美元 中国电动车企立大功
- 运载火箭|2021中国航天发射次数首破50
- 硬件|又一28nm晶圆厂计划浮出水面 但困难重重
- OriginOS|当硬件驱动力逐渐放缓,手机还能更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