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在夜间潜入深水,探索海洋古生物的绚丽( 四 )


作为海洋浮游节肢动物 , 远瞩虫科如磷虾一般 , 在隐秘的黑暗海洋里熠熠生辉 。 而它们 , 便是奥陶纪的磷虾 。

古生物|在夜间潜入深水,探索海洋古生物的绚丽
浮游的美丽三叶虫远瞩虫科Telephinidae , 摄于奥陶纪 (图片来源:作者绘制)前朝盛世:中生代的黑水生物
虽然黑水摄影是在很深的海水中进行的 , 但这只是说海水很深 , 并不意味着拍摄者需要深入寻找主题 。 因为很多时候 , 拍摄是在接近水面处进行的 , 拍摄对象还会投射出水的波纹 , 增加另一份浮世的美感 。
在水面附近的最典型的生物 , 便是中生代繁盛的浮游海百合 , 他们是海百合历史上最活跃的篇章 。 所有现代的海百合都是底栖的滤食动物 , 但一些化石海百合 , 如次棱角海百合Seirocrinus、创孔海百合Traumatocrinus和Melocrinus却是远洋的“假浮游生物” 。
为什么说他们是“假浮游生物”呢?
因为它们附着在浮木上 , 有长长的 , 绳索状的茎和扩大的 , 永久张开的须腕 , 营被动滤食生活 , 对于吃喝非常“佛系” 。
然而 , 另一些浮木上生活的海百合则具有短而强壮的腕以及卷须 , 表明它是主动滤食性的;还有一些海百合具有浮力囊 , 利用边界层的速度梯度在水中独立漂浮 。

古生物|在夜间潜入深水,探索海洋古生物的绚丽
五角海百合(Pentacrinites briareus)的幼体 , 属于远洋浮木上生活的“主动”滤食生物 (图片来源:作者绘制)这只红色的五角海百合(Pentacrinites briareus)幼体就正附着在远洋浮木上 。
它直径大约30 cm , 具备20 cm长的茎;茎和萼上密布着圆柱形的卷毛 , 覆盖着整个茎 , 可以引起水流冲刷以获取食物 , 这代表它们已经进化为一个积极的过滤者(像双壳类和藤壶) , 而不是现代海百合那样的被动滤食生物 。
犹因他海百合(Uintacrinus)则与现代的海百合区别更大——它们有非常大的球形萼 , 起到浮囊的作用 。 犹因他海百合可以把自己变成气球 , 悬浮于海床上方 , 而长长的腕则在泥底表面搜寻食物 。
它们的表面由许多五边形或者六边形的小板块组成 , 与大名鼎鼎的“足球烯”同出一辙——这是增强结构强度的良好方式 。

古生物|在夜间潜入深水,探索海洋古生物的绚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