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算法的形状|关于食物的记忆自动装置:从美食指南到智能餐厅

在一个逼近立冬的午间 , 明晃晃的阳光下 , 凛冽的风卷起落叶 。 在北方城市环路边上与地铁站连通的一座综合性商场 , 洁净的玻璃墙隔绝着自然环境 。 顶层的一家连锁餐厅售卖着南方沿海的传统家常街巷食物 。 当咬下土笋冻、或送蚝烙入口 , 味道随即显现出了一种微妙的均衡感 。 它似乎能够使人立即辨识出其中的莫名精确是由现代烹饪器具与流程所造就的 。 比如现代烹饪科技可以为土笋冻的制作流程进行准确控制——从对海土笋的深度清洁 , 熬煮的控温、定时 , 所选器具对食品静置凝固的物理效果 , 佐料的配比等等;而这种科技物质流程中的精确则生成着新的味道与感受 。

地图|算法的形状|关于食物的记忆自动装置:从美食指南到智能餐厅
文章图片

蚝烙
在普遍意义上 , 人们对数字与计算科技的刻板印象惯于将其理解为一种对事物进行精确量化而剥去人情质感的贬义词 。 本文所要探讨的基于现代科技的味觉感受经验 , 则蕴含着一种技术质感 。 这样的经验遵循着“差异”的逻辑 , 它令我们重新看待食物、烹饪和品尝中的创意与创新 , 并对味觉体验这一稀松平常的日常经验进行追问 。
美食指南中的代码
经过一番了解 , 这家连锁餐厅创办初期的菜式 , 源于创始人对家乡菜肴的童年记忆 。 经过20年的发展 , 餐厅通过连锁方式已经遍及东南亚国家和中国的许多城市;通过与不同背景风格的主厨的合作 , 餐厅也对传统菜式不断推陈出新 , 并且被法国米其林美食指南评为米其林上榜餐厅 。 如果回归到日常生活当中 , 一家成功餐厅的市场开拓、品牌营销、业务拓展 , 对于日常生活的美食体验意味着什么?一个美食搜索软件中的关键词索引、一个算法设定的排名顺序、一个吸引消费者的商业噱头 , 这些如何影响甚至决定我们的味觉体验?

地图|算法的形状|关于食物的记忆自动装置:从美食指南到智能餐厅
文章图片

《米其林指南》
米其林指南是法国轮胎制造商米其林所出版的美食及旅游指南书籍的总称 , 它诞生于1900年的巴黎万国博览会期间 。 虽然当时整个法国的汽车数量不足三千 , 但公司创办人米其林兄弟看好汽车和摩托车旅行所具有的发展远景 , 为了促进销售米其林轮胎 , 《米其林指南》将地图、加油站、旅馆、汽车摩托车维修厂等等有助于机车旅行的资讯集结起来 , 以随身手册的形式出版 , 免费提供给客户 。
在18世纪的法国 , 阅读地图还仅限于政府和相关行政部门 , 地图的绘制与传播是政府治理的一种手段 , 比如教育部门通过推广地图 , 来展示巴黎作为国家首都如何联动周边城镇与地区 , 以此达到凝聚国家整体性的传播目的 。 18世纪中后期 , 随着铁路网络的发展完善和政治局面的稳定 , 旅游指南变得流行起来 , 其中的地图限于提供关于大城市中心的主要地标和基础设施的相关信息 , 比如旅馆、娱乐设施和博物馆等 。 最初的米其林指南的制图则重在机车出行的流动性 , 它选取相对并不太为人所知的小城镇 , 强调地图的实用性与想象空间 。 地图为帮助机车司机指引不熟悉的城镇道路 , 并结合快速刊印的需求 , 只对城镇中适宜机车通行的道路进行测绘 , 而食宿信息只是为了给中产阶级的机车旅行锦上添花 。 也正因着重机车出行的流动性与不为人所知的小城镇 , 米其林指南涵盖了大城市以外多样化的地域信息 , 反过来助推了国家机器推广统一语言与文化的宗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