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我有一只3D打印的机械臂( 三 )
2015 年 12 月,“展翼计划”(Hands On)诞生了 。作为展翼计划的首席义肢设计师,苏江舟经手了几乎每一副义肢 。展翼计划近 6 年间所有的受助者资料,包括全国 59 个地区,141 个义肢,83 个孩子和家庭,他一一归档在 U 盘上 。受助者的基本资料、照片数据、佩戴使用视频……“他们每一个我都记得 。”
第一次受助回访时,那是一个上小学的小男孩,仅仅用义肢抓握起了一个非常轻的物品,“他就叫出声,眼睛一下子亮起来” 。那一刻,过去一两个月反复修改模型的每一刻“都变得值得” 。
和如今一样,那年的苏江舟留着清爽的短发,戴一副方框眼镜,是一位交流起来让人觉得思考多于表达的理工科男生 。采访时,他告诉极客公园,“很多经济不发达地区孕检不到位,残肢概率会更高,但这部分人群也更少通过网络寻求帮助,我们也更难触及 。”
2016 年,展翼计划寻求与浙江之声电台和 3D 打印公司闪铸科技合作,发起了“寻找折翼天使”公益活动 。经过媒体宣传和口口相传,展翼计划努力触及了更多受助者 。
经过几年发展,展翼计划目前有 27 个团队成员,6 个核心成员里,除了苏江舟,其他人都是青年学生组织里互相认识的朋友 。张延和大家慢慢意识到,自身的优势不在于寻找更多受助者,而在于技术层面 。
团队把更多精力放在了更新迭代义肢版本上 。展翼计划选择和 3D 打印公司闪铸科技、弘瑞合作生产义肢,和 3D 打印社区南极熊等平台合作,寻找设计师 。
展翼计划的义肢随着打印材料和 3D 工艺整体进步不断升级,从最初的树脂材料,到后来韧性更好的光固化材料,到现在计划全部使用尼龙材料,3D 打印义肢已经可以有一年的使用寿命 。
随着义肢的升级,成本也有所提高,但展翼计划仍然觉得不够:不够好用,不够耐用,不够成为能在市场中流通的普通商品 。
张延认为,公益是不意味着捐赠,不意味着不能盈利 。他认为,展翼计划是一个“社会企业”,“需要用企业自身的业务,以有效的商业模式实现积极社会影响 。”
让义肢成为商品是最简单的思路,但阻碍商品化的两个因素还未解决,一,产品仍未达到可以让客户直接付费的程度;二,直接售卖义肢涉及到医疗产品资质问题,目前仍没有合适的解决渠道 。
苏江舟对此说明,提高产品质量,不断迭代下去是展翼一直以来的追求,3D 打印医疗器械资质的问题国家有关部门也在推动,他熟知的戴克戎院士就在努力推动建立完善政策 。
对于团队的义肢作品,苏江舟表示,“其实现在没有达到我当初的预期 。”
“其实在我们收集到的受助者信息中,我们现有的模型只能覆盖到大概 30-40%,就算补全肩背和畸形指模型,最多也只能覆盖接近 80%,因为情况确实太多,很多残肢畸形情况特殊无法匹配 。”
推荐阅读
- 培训|[惠州3d打印机]混色3d打印机常见问答(三)
- 喷头|[深圳3d打印]新手如何选购一台高质量3d打印机?
- 材料|别在玩吃鸡,小学生都开始学习3d打印技术了
- 孩子|3d打印技术让孩子教育不输在起跑线
- 喷嘴|森工全面详解3d打印机喷嘴的类型
- 打印机|你还用市场付费切片软件,你就Out了
- 深圳|[深圳3d打印]深刻剖析节省3d打印材料的三个方面
- 蛋白|血浆蛋白+氧化石墨烯能打印人造肌肉
- 材料|中科院成功研制出 4D 打印血管支架
- 打印机|3d打印技术被“玩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