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我有一只3D打印的机械臂( 六 )


因为教育模式可以带来收入,一段时间中,展翼计划似乎变成了一个很偏向教育的团队 。“我们把 3 D 打印知识和实践,以及科技向善的项目做成了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教授给中小学生,收取费用 。”在那一段时间,展翼计划通过教育项目维持了两三年的运营 。

VR|我有一只3D打印的机械臂
文章图片


教育项目学生制作的义肢|受访者
“但大家感觉就一直做教育项目,这并不能推动我们主线核心要解决的残肢儿童问题 。没有大的成就感,也是大家会懈怠的原因 。”
于是今年 4 月份,展翼计划又一次集中大的讨论,确认了“退出模式” 。“我们基本砍掉了教育项目和各个旁枝项目,集中地确保我们可以快速完善义肢模型,完善后回到最初的目标——做一个完整的开源社区 。开源的模式我们还在探索,或许是交给别的企业、NGO,或许和政府相关部门合作,或许一个全新的还没有想到的形式 。”
一切的最后,展翼计划的未来是什么样的呢?大家一致认为,是退出 。“我们从来就没有期待展翼计划会做一辈子,一开始我们就是奔着开源做的 。我们会把它做到我们认为够好的程度,把它给到社会 。”Lily 说到 。
Lily 是展翼计划里负责公益活动的志愿者,对接企业、基金会以及负责项目宣传 。父母都在特殊学校工作,Lily 从小就对公益很有兴趣 。她与张延在 AIESEC 结识 。张延邀请她加入展翼计划时,她很快决定加入 。
Lily 提到了未来团队的退出计划 。“其实我们在比较早的阶段就在思考,做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是达到了一个理想状态 。大家认为,最理想的情况,是我们的这个解决方案能变成一个市场化的解决方案 。”
像国外网站开源了最初的义肢模型,像南南妈妈决定将 3D 打印机送给展翼计划,这是一个“接力” 。“我们希望这项技术不止是被捏在这一个组织里,我们更希望大家都能看到这项技术是可实现的,对受助者有价值 。当我们把这项技术公开、分享或者转让等等,以任何形式开源公布,就自然会有更多人觉得有意义,加入进来,一起前行 。”
与许多人聊起展翼计划时,对方都会问张延,“什么样的契机促使你去做这件事?” 。“大家都期待听到一个感人的故事,我往往很尴尬,因为我的确只是偶尔看到这个技术,觉得好玩有意义所以就开始做了 。”
【VR|我有一只3D打印的机械臂】“但我希望,”张延说,日后如果有人问后续的加入者,“什么契机促使你开始做社会创新?”,“我希望我们是那个『契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