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基本的手机操作我都已经学会了 , 但是遇上复杂些的就不太能学懂 。 ”一位老年街坊在一堂手机使用培训讲座中这样对南都采访人员倾诉 。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发起的一项网络调查也发现 , 不少老年人在积极融入数字化生活时 , 都正在面对“手机操作不知道为什么失败了”“刚学会的手机操作步骤一到要用时就忘了”“找不到人工客服”等窘境 。
文章图片
从去年底开始 , 社会各界都在投身“适老化改造”与智慧助老服务的改善中 , 希望以此弥合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 。 其中 , 在线下场景保留人工服务 , 针对智能终端和App适老化改造以及提供配套的线上线下适老化服务和培训等方面 , 都已有不少创新举措 , 这些数字社会的适老化改造是否改到了老年人的心坎上?我们的长辈们到底需要怎样的适老化服务?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推出“破局老龄数字鸿沟”数据观察第二期 , 聚焦“如何改” , 从当前已有的适老化服务出发 , 进行调研、审视与探讨 , 试图探寻回答这一命题的答案 。
约八成受访老年人亟需线下服务银发浪潮之下 , 互联网进一步向老年人群体渗透 。 8月27日 ,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 《报告》显示 , 我国网民总体规模超过10亿 , 其中中老年群体网民规模增速最快 。 随之而来的 , 是老年“数字鸿沟”问题凸显 , 破解“老年人数字困境”问题已成各界的关注与共识 。 《报告》中也提到 , “特殊群体无障碍服务进一步完善 , 科技创新成果惠及全民” 。
实际上 , 2020年11月15日 , 国务院办公厅已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 针对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遇到的痛点、难点提出解决方案 。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注意到 , 《方案》基本原则的第一条就提到“必须保留老年人熟悉的传统服务方式 , 充分保障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困难的老年人的基本需求” 。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的调查也显示 , 在线下的智能化场景中 , 受访者们对传统线下人工服务的需求是强烈的 。 随机街采中 , 超市、银行和政务服务中心等场所的老年人都“吐槽”自助机器越来越多了 , 人工服务越来越少了 。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在第一期“老年人的数字生活现状”调查中曾发现(详见报道《老年人数字生活现状调查:智能设备操作培训太少 老人最担心资金被骗》 , 以下简称第一期报道数据) , 老年人群体在办理银行业务、医院挂号、线上交水电费、出行及健康码、扫码支付、点餐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便 。 而本次的在线问卷数据也显示 , 老年人们对“在部分老年人常去的场所安排专人驻点 , 进行专业服务”这一选项的需求最高 , 占比80% 。 其次 , 65%的受访老年人表示 , “需要使用手机操作的 , 应提供指导服务”;更有近六成(57%)受访老年人认为 , “自助机器旁 , 应当提供必要的人工服务” 。
推荐阅读
- 数字化|零售数字化转型显效 兴业银行手机银行接连获奖
- 生活|数字文旅的精彩生活
- Google|谷歌暂缓2021年12月更新推送 调查Pixel 6遇到的掉线断连问题
- 数字货币|2021年加密货币市场盘点:比特币仍是霸主,NFT进入大众视野
- 研究院|传统行业搭上数字化快车,施工现场变“智造工厂”
- 山西|移动5G+智慧成果亮相山西数字化转型大会
- 数字货币|币安在法国扩张业务 项目规模1亿欧元
- 猎豹|数字化助力实体消费 机器人让商场“热”起来
- 数字货币|比特币逼近关键支撑位 若失守恐下探40000美元
- 数字化|商场数字化有本“生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