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老年人数字生活现状调查:驻点服务需求明确,线下培训意愿强( 二 )



调查|老年人数字生活现状调查:驻点服务需求明确,线下培训意愿强
文章图片

回应老年人的需求 , 在银行、医院、养老机构等机构单位 , 也正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适老化的改造 。 走访发现 , 目前 , 各银行网点正不断优化银行实体网点 。 便于轮椅通行的无障碍坡道 , 贴心的适老椅、加大号键盘 , 还有便民柜中码放有序的老花镜、轮椅、血压计、放大镜等等适老助老设施逐渐出现在各大网点 。 在广东全省 , 医疗机构均被要求在导诊台同时设立“老人爱心岗” , 配有导医、志愿者、社工等为老年人服务 , 保留现场挂号、缴费及打印检验检查结果服务窗口 。

需要一台更“适老”的“智能机”
大部分老年人步入数字化生活的第一步 , 大概都是先学懂如何用智能手机 。 不过 , 受访专家还提出了不同的思路 , 在他们看来 , 智能手机也应该适应老年人需求而改变 。
在南开大学老龄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原新看来 , 市场的责任是智能产品与技术的便利化和简单化 , 企业生产的设备如何适老化是他们必须要思考的命题 。 “到本世纪50年代 , 老年人口和老龄化的水平都会在现在的基础上翻一番 , 从2.64亿和18.7%增加到5亿左右和35%上下 。 这样一个老龄社会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 如果智能设备和智能技术不做到适老化 , 那么三分之一的人口都会存在使用困难 , 建设现代化的国家 , 需要有老年人的现代化 。 ”他如是说 。
“一方面 , 复杂的功能会加剧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的恐惧感 , 他们不知道触碰到什么 , 就进入了其他页面 , 或者不知道怎么回事手机就不动了;另一方面 , 复杂的功能会影响老年人使用手机的效率 , 也会增加手机的成本和价格 。 ”原新还建议 , 应该生产一些功能更适合老年人的智能手机设备 , 功能要尽量简单化、便捷化、适老化、温馨化、安全化 。
此外 , 部分智能手机的功能可能从设计之初就没有考虑老年客群 , 如手机触控屏幕相较于物理按键 , 无法提供更好的按键反馈 。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副教授王军指出 , 随着老年消费群体的扩大 , 智能设备的市场还需要更细分 , 相关针对性产品的研发设计也需要尽快跟上 , 目前仍处于刚起步的阶段 , 各方面标准也还不完善 。
实际上 , 推动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适老化改造也在今年2月工信部下发的“改造工作清单”中 。 不过 , 由于当前还未有相关标准出台 , 很多“老年手机”虽然声称专门为老年人设计 , 但却并未达到老年人使用手机的智能化需求 。 多位受访专家也表示 , 政府下属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出台相关“智能手机适老化改造”的标准 , 让更多老年人用上符合自己需求的手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