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把数学函数印在T恤上却被告侵权 这位程序员怒了( 二 )


是审查有问题,不会看上下文,逮着一个有商标权的词就判了 。
但还是不能用
T恤平台后来也重新审查了一下,发邮表示“确实没侵权,我们过于谨慎了” 。
但还是提醒他:
不要再继续用“zeta”这个词了,不然还是会被删掉 。

人物|把数学函数印在T恤上却被告侵权 这位程序员怒了
文章图片


无奈,哥们将可以重新上架的T恤说明改成了“黎曼零点”:Riemann’s zeros 。

人物|把数学函数印在T恤上却被告侵权 这位程序员怒了
文章图片


不过,这也引起了他的怀疑,他问了一下平台是不是靠自动扫描程序来触发该删除机制的 。
他没有得到回复,不过,这种猜测应该是八九不离十了 。
毕竟像这种AI自动审查很多平台都有,但即使是用到了先进的NLP、CV技术,也不能保证全部识别正确,更不用说很多完全不具备逻辑地机械检测预设敏感词了——漏网、误伤都是常有的事儿 。
比如广告法规定的不能用什么“最佳、第一”这类的极限词,如果你换种说法把“全球第一”换成“在我们前头的,一个人都没有”,把“销量第一”换成“销量是第二名的3倍”,AI完全就看不出来了
而如果你在晋江、豆瓣等内容平台上写了一句“天气格外阴沉、闷热”,那么很可能就发不出去了……
还有什么“我说下体会”变成“我说**会”、“have fun”直接成“h**e fun”、“boss”变“*oss”……数不胜数了 。
连闲鱼上都有用户经常吐槽明明没有发什么违规商品,描述也很正常,商品却仍被莫名下架 。
而在国外,YouTube也曾因为AI审查不够变通,把很多正常的视频标记为违规,导致被投诉后二次返工严重而又换回了人工 。
【人物|把数学函数印在T恤上却被告侵权 这位程序员怒了】所以说,现在的AI审核虽然是大势所趋,速度比人工快是快,但要想避免诸如上面这些以及“zeta函数”侵权这类误判的发生,AI还得再加把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