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思考一件事情或默读一个句子的时候 , 我们的脑子里其实是有声音的 , 一个“听不见的声音” 。
虽说听不见 , 但它又确实是个声音 , 因为我们可以清晰地感知这个声音所发出的每一个字 , 而且还可以变化音色和音调 , 甚至于我们还可以对这个听不见的声音进行自发调节 , 比如我们可以让它以普通话的形式出现 , 也可以让它以方言的形式出现 , 甚至于我们可以让它变为某个明星的声音 。 那么这个听不见的声音到底是哪来的?是谁发出了这个声音呢?
关于这个听不见的声音 , 在学术上有着一个名称 , 叫做“内部语言” , 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人是前苏联的心理学家Lev Vygotsky , 他认为内部语言就是外部语言的内化版本 , 虽然关于内部语言有着很多的疑问 , 但受制于当时的科学技术 , 该项研究无法深入下去 。
人的所有行为 , 不论是内在的 , 还是外在的 , 都源于大脑 , 所以要弄清内部语言的出处 , 就必须要对大脑展开研究 , 而一直以来人们对于大脑的了解都十分有限 , 直到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出现 。
通过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 法国科学家布罗卡发现在大脑中存在着一个区域 , 该区域与人类的语言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 一旦这一区域受损 , 那么则无法正常说话 , 而这一区域就被命名为“布罗卡氏区” 。 在进一步研究之后 , 科学家发现 , 布罗卡氏区不仅会影响到人的正常语言功能 , 还可以影响到人的内部语言能力 , 一个人无论是在正常说话 , 还是在心里默读 , 布罗卡氏区都会被激活 , 反之 , 如果布罗卡氏区受损 , 不仅无法正常说话 , 也无法在脑子里形成清晰的声音 , 也就是说内部语言功能也会随之受损 。
【科学|当我们思考或默读时,脑子里有个声音,这个声音是谁?】
该项研究证实了内部语言并非现象 , 它与外部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 , 它同样是我们的“话” , 只不过还没有说出去 。
既然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关系如此密切 , 那么是不是说一个没有外部语言功能的人 , 也无法在大脑里形成完整的内部语言呢?通过对大量先天失聪者的调研显示 , 他们在进行思考或默读的时候 , 大脑中的确不会形成声音 , 但是如果他们会使用手语 , 那么大脑中就会出现手语的画面 。
那么有没有人具有正常的语言功能 , 却没有内部语言呢?有 , 但在成年人之中比较少见 , 而所有人在幼年时期实际上都是没有内部语言的 , 或者说无法区分内部语言与外部语言 , 这就好像婴儿无法分辨镜子中的人到底是不是自己 。
推荐阅读
- 星链|石豪:在太空,马斯克和美国当局是如何作恶的
- 建设|这一次,我们用SASE为教育信息化建设保驾护航
- 最新消息|中围石油回应被看成中国石油:手续合法 我们看不错
- 科学|中阳县北街小学:体验科学魅力
- 牛上|英媒文章:2021年最有趣的科学发现
- OriginOS|当硬件驱动力逐渐放缓,手机还能更快吗?
- 标题|致我们的2021,所有奋斗终将闪耀
- 娱乐性|新华全媒+|探秘冬奥会“黑科技”:当冰壶遇上人工智能
- 吴祖榕|上线 2 周年,用户数破 2 亿,腾讯会议和我们聊了聊背后的产品法则
- 曹志兴|90后教授曹志兴:最一流的基础科学来源于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