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的青少年曾在Instagram上遭受霸凌
Instagram的年轻人产品开发工作 , 最近主要集中在减少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霸凌等负面体验 。 今年早些时候的一份报告称 , 7%的青少年曾在Instagram上遇到过霸凌行为 , 且40%的霸凌行为发生在私人信息交流中 。 还有媒体报道 , 部分青少年在使用Instagram时 , 会经历负面的社会比较 , 一些人还因此产生了抑郁 。
文章图片
图6/9
据报道 , Instagram将推出面向青少年的“Nudging”功能 , 原本的设计是如果青少年浏览有害内容时间过长 , 将“轻推”用户 , 警告用户内容有害、并鼓励用户暂停刷Ins , 休息片刻 。
文章图片
图7/9
Finsta , 即Fake Instagram的缩写 , 与Rinsta(Real Instagram相对) 。 Finsta是指是私密账户 , 主要流行于年轻人当中 , 粉丝通常是自己非常亲密的好友 。
报告称 , 61%的Instagram新注册青少年账户 , 在初始设置时会将其个人资料设置为“私人”(private) 。 Instagram想对“轻推”(nudging)功能进行微调 , 以鼓励更多年轻用户将其账户设置为私人账户 。 此外 , 研究也显示 , “finsta”私人账户的受欢迎程度也呈爆炸式增长 , 特别是在Instagram的年轻用户中——Instagram鼓励使用这种账户 , 希望以此留住年轻人 。
Instagram研究人员认为:“青少年重视与朋友的社交 , 很多时候是私密的 , 不想向所有关注者(follower)公开 。 他们只想与他们信任的人分享这些联系 , 从而彼此获得一种被看到、被接受和被认可的感觉 。 ”
吸引年轻人并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仍然是Instagram的首要目标 。 Instagram负责人亚当?莫塞里(Adam Mosseri)在今年5月告诉员工 , 公司的目标是“成为一个让年轻人定义自己和未来的地方” 。
不确定的未来
Facebook年轻用户流失之前并不像这般严重 。 但是 , 在手机自拍、滤镜和摄像卷上天的年代 , 图片及视频社交如火如荼 , 但Facebook仍以文字内容为主 , 也就难怪年轻人不断“出走”了 。
文章图片
图8/9
Facebook可以借鉴Snapchat的成功经验——让用户“隐身” , 从而减轻他们必须每日分享生活片段的压力——这有助于让年轻用户继续留在Instagram上 。
Instagram已经采取了类似措施——鼓励用户同时使用多个帐户 。 但年轻人对Facebook的使用一直在下降 。
2017年 , Facebook培养的天才少年工程师迈克尔?赛曼(Michael Sayman , 17岁就开始在Facebook实习 , 18岁转正)跳槽去了谷歌 ,Facebook才真正认清形势 , 这是一个关系到能否吸引整整一代人的问题 。
推荐阅读
- 市场|激斗智能家居,大厂遇到新对手
- 数字货币|2021年加密货币市场盘点:比特币仍是霸主,NFT进入大众视野
- 社交|Facebook被指试图在美政客中抹黑前雇员Frances Haugen声誉
- 市场|因时乘势 奋进启航|写给2022年的一封信
- 教父|“博客教父”方兴东抢先体验荣耀Magic V,独创技术加持或成折叠屏市场拐点
- Tesla|马斯克也要效仿谷歌Facebook 为特斯拉设立控股母公司?
- 市场|摩托罗拉新机g71发布,主打强续航,起售价1699元
- 市场|三星可折叠手机今年销量突破 800 万部,是去年的四倍
- 赛道|声网发布实时互动场景创新生态报告,预测RTE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千亿
- 业绩|用Mac业绩说话!苹果摆脱英特尔,被市场证明是成功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