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乐福VS山姆:以会员制为名的逃离、内卷和暗战( 三 )


随着中国新中产阶级的崛起 , 会员制商超也迎来了增长期 。 尤其是会员制商超鼻祖Costco 2019年进入中国后 , 22-24亿元的销售业绩让诸多传统商超羡慕不已 , 纷纷喊出了大干快上与“抄、操、超”(抄学业务模式、学会操作流程、最后超过它)的商业策略 。
例如 , 家乐福在首店公众开放日称“未来三年内 , 将中国市场的100家大卖场门店升级改造成会员店” 。 盒马、Fudi、永辉、北京华联等一大波玩家都在努力学习中寻求超越 , 散发强烈的“唯快不破”互联网基因 。
佛系20年的山姆终于等来新中产阶级消费升级的风口 , 也等来了群狼环伺和内卷——随着会员制超市内卷 , 远郊策略降低成本的仓储式超市正在向市中心迁移;在国内消费者尚难以接受先缴会员费再进场的消费模式下 , 会费也正在降低门槛 。
03
传统商超近“黄昏”?
对于零售界“黄埔军校”家乐福来说 , 它参与和见证了中国零售业近30年的风云变迁 。 如今的境遇 , 也是当下整个传统商超业的缩影 。
回到1995年圣诞节 , 家乐福在北京开出了首家名叫“创益佳商场”的大超市 , 自创的“大卖场”模式对于见惯百货商店的老百姓来说 , 无疑是个极其新鲜的事物 。 此后的家乐福在中国零售业一路走高 , 2004年底它在中国内地门店数量达到57家 。 也正是这一年 , 家乐福靠着单年2亿人光顾的数据 , 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零售之王” 。
与此同时 , 永辉、大润发等本土品牌也凭借各自的差异化商业策略群雄并起 , 在中国零售业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
随着电商与新零售的崛起 , 人、货、场的重构让传统商超辉煌不再 。 对于深挖供应链和消费需求的传统商超来说 , 新零售更像是直接新建了一座城 , 以前的护城河再深也没用 。 即使是不服输的大润发创始人黄明端也发出“时代抛弃你 , 连一声再见也不说”的感慨 。
这声时代感慨 , 也为整个传统商超写下注脚 。 2021年三季度 , 永辉超市披露的三季报显示 , 2021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30.08亿元 , 同比增长3.86%;净利润亏损10.95亿元 , 永辉前三季度亏损21.78亿元 。
被誉为“民营超市第一股”人人乐在今年前三季度亏损6.38亿元 , 同比下跌116.7%;即使是背靠阿里、获得新零售赋能的高鑫零售 , 也在“阿里化”的三年多内营收几乎陷入停滞 , 庆幸的是净利润还保持微增长 。
【|家乐福VS山姆:以会员制为名的逃离、内卷和暗战】“之前加入怡亚通的调味品经销商 , 也是河南最大的调味品经销商 , 已经将手里的一线品牌往外转了 。 ”河南一商业人士告诉陆玖财经 , 如果能经营下去 , 即使没有利润都会硬撑着做 , 如今是连硬撑都无法做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