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集体哭穷:蜂花、拉夏贝尔学会了“鸿星尔克式营销”,但结局却完全不同( 三 )


参考在疫情期间因为“破产了还捐款”一度被关注的汇源果汁 , 最近的消息是:已无财产可供执行 , 未履行总额近14亿 。
对于拉夏贝尔来说 , “哭穷”可以清掉库存 , 但无法延续品牌生命力 。这家曾经的“中国女装第一股” , 已然从几年前的国内服装品牌中排名第一 , 沦落为濒临破产状态 。其2018-2020年财报中 , 研发费用一栏为空 , 也就是说 , 这家品牌“死”于没有创新 。
根据11月29日晚拉夏贝尔公告披露 , 目前该公司累计诉讼案件44起 , 涉案金额高达5.57亿 。该集团共计146个银行账户被冻结 , 冻结金额1.28亿 。
与之相反的是 , 蜂花可能还有希望能借野性消费再次火起来——实际上 , 作为从妈妈那一代风靡的老牌国货 , 蜂花近年来也在不断推陈出新 , 除了护发素还推出了护肤甘油、沐浴露等新品 , 且成立36年来无处罚记录的信息 。
相比之下 , 濒临破产的拉夏贝尔似乎更难 。
“哭穷”的弊端在哪里?
有企业从哭穷式营销中受益 , 也有企业在上演翻车和受到舆论反噬 。
疫情期间 , 老乡鸡创始人束从轩、西贝餐饮创始人贾国龙都通过哭穷的方式 , 暂缓了企业当时的困境 。
“你们太糊涂了 。哪怕是卖房子、卖车子 , 我也要确保你们有饭吃 , 有班上” , 2020年疫情之初 , 老乡鸡官微发布一条“老乡鸡董事长手撕员工联名信”的视频 , 束从轩手撕员工减薪请愿书 , 并向员工喊话共渡难关 。
视频发布后 , 不少银行主动联系老乡鸡 , 要提供贷款 。束从轩说 , 2月10日 , 中信银行就敲定了1亿元的授信合作 。2月11日 , 第一笔3000万元贷款就已经到账 。
一个月后 , 束从轩还办了一场200块钱的“土味”发布会 , 主打标签也是“穷” 。
两次哭穷式营销之后 , 老乡鸡的知名度迅速打开 , 并开始大规模扩张店铺 。
西贝也从“哭穷”中获益 , 贾国龙在2月初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 西贝每月工资要发1.6亿元 , 如果疫情持续 , 西贝账上的现金流撑不过3个月 。过了一周 , 西贝就获得了浦发银行4.3亿元的授信 , 首批1.2亿款项也已到位 , 以解其燃眉之急 。
但生意的总归是生意 。西贝“哭穷”事件后不久 , 消费者就发现其部分菜价悄悄上涨1-10元不等 。舆论随即反弹 , 曾被消费者“心疼”的西贝 , 一下子成了消费者吐槽的中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