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网络互助平台的2021年:9家关停其中7家运营不足3年( 三 )


存在两大不确定性
8000多万人的保障不可随意丢弃,那么网络互助将走向何方?业内人士认为,两个问题至关重要:一是网络互助平台能否持续赢得会员信任,从而保持会员总数的稳定增长以及合理流动?二是无监管状态是否将得到改变?当前这些问题都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只能拭目以待 。
谈及网络互助的作用,上海虹口法院认为,网络互助作为一种新类型互助性经济组织,有推广的意义和价值 。网络互助平台在会员与互助平台之间,以及会员与会员之间,形成了多边法律关系 。会员和平台之间没有发生风险的转移,互助金来源于全体会员的共同分担,支付互助金的责任主体为会员,平台本身并无支付互助金的直接义务,仅承担审核互助申请、划拨资金的责任,这也是网络互助与保险的本质区别之一 。(在商业保险中,投保人在支付保险费的同时将风险转移给承保人,投保人出现事故时由承保人直接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 。)
1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的意见明确,鼓励医疗互助和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支持开展职工医疗互助,规范互联网平台互助,加强风险管控,引导医疗互助健康发展 。“规范发展,是为了更具有可持续性 。”龙格表示,这也说明网络互助有其存在的价值 。
不过现实中,也有部分网络互助平台运作不够规范,模糊了网络互助和保险的界限 。北京朝阳法院指出,其在审理多起消费者起诉互助平台要求支付互助金的案件过程中发现,网络互助产品在宣传上存在模糊与保险界限的情形,存在误导消费者之嫌 。
朝阳法院同时指出,大部分互助平台采取的是“事前预存+事后分摊”模式,并要求会员每月预存最低会员费 。这样一来,在分摊总金额持续少于会员最低预存总金额时,就会形成大量沉淀资金,进而产生资金转移风险 。为此,朝阳法院向银保监会发出司法建议:一是出台部门规章,厘清网络互助产品的法律属性;二是适时完善监管政策和监管技术,提高网络互助经营主体的准入门槛,确保其具备相应的风险管控能力;三是针对已经出现的资金沉淀、合同内容变更不合规、格式条款提示不到位等问题,制定相应经营规则 。
某互助平台的一位会员账户显示,其预存1160.19元费用,可对9位家庭成员进行保障,平台显示“预计保障时间为9个月” 。前述分析人士表示,如果平台缺乏监管,而社员预存费用较高,确实存在较大的资金池风险 。
【视点·观察|网络互助平台的2021年:9家关停其中7家运营不足3年】不过,网络互助平台到底应该由谁来监管,又将如何规范其运行,目前依然没有明确答复 。“目前我还不知道归哪个部门管 。”张马丁表示 。在他看来,其实最需要监管的问题是平台的关停,也就是在正常运营情况下,平台如果突然关停或者出现卷款跑路情况时,对会员尤其是已经长时间参与分摊的会员是不公平的 。因此,监管政策应完善平台退出机制 。同时,还有业内人士建议,须完善网络平台的资金互助机制,防止平台挪用资金,甚至卷款跑路的风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