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董事长赵伟国实名举报 紫光集团破产重整涉嫌734.19亿国有资产流失?( 五 )
智路建广联合体不具备战投资格?
健坤集团还在公开声明当中指出 , 智路资本的股东穿透后全部是自然人 , 而建广资产的49%的股权经过股权穿透后也是有自然人持有 。
健坤集团认为 , 在紫光集团现场工作组对紫光集团资产大幅低估 , 造成紫光集团当期734.19亿元的国有资产流失的背景下 , 智路建广联合体接手紫光集团则意味着流失的国有资产部分将使智路建广联合体的众多个人股东受益 。
健坤集团还在附件中指出 , 此前在《紫光集团有限公司管理人关于招募战略投资者的公告》中 , 第三条 , 战略战略投资者资格条件中 , 第三项中明确要求:“战略投资人的财务指标应满足最近一年净审计的资产总额不低于500亿或者最近一年净审计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资产不低于200亿的要求”;第五项中明确要求:联合体应明确牵头人 , 牵头人应同时符合上述第(一)项至第(四)项条件 。
而智路建广联合体是由两家公司组成 , 智路资本是牵头人 , 注册资本10000万元 , 实缴资本2500万元;建广资产注册资本10000万元 , 实缴资本10000元(见附件) 。
智路公司和建广公司都是资产管理公司 , 自身的总资产不满足500亿的要求 , 自身的净资产也不满足200亿的要求 , 即使两家合起来 , 也都不满足;他们目前所管理的资产也不足500亿 , 而且所管理的资产 , 不是他们自身的资产 , 这些资产都是投资人的 , 管理公司并没有权力随意动用 。”
基于此 , 健坤集团认为 , 智路建广联合体不具备战投资格 。
业内人士怎么看?
在赵伟国的健坤集团的这两份公开信发布之后 , 引起了业内的极大关注 。围绕健坤集团提出的相关质疑和指控 , 业内也是观点不一 , 有人认为紫光集团旗下部分资产确实被低估了 , 也有人认为是赵伟国故意在搞事 。
目前 , 紫光集团有限公司管理人、智路资本及建广资产方面均为对此事进行回应 。
对此 , 芯智讯采访了熟悉半导体并购重组的业内人士 , 对方表示:“此次紫光集团重整本身就是相关机构根据合法合规的原则来推动进行的 , 其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维护债权人的利益 , 化解风险 。根据多家第三方评估机构的评估 , 目前紫光集团已经是资不抵债 , 目前紫光集团的资产已经不属于健坤集团等大股东 , 已经是属于全体债权人 。根据公开信息来看 , 目前智路建广联合体的出价应该是所有投资者当中出价最高的了 , 而目前兑付方案也较大限度的维护了债权人的利益 。”
推荐阅读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张庭夫妇公司被查 该怎样精准鉴别网络传销?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
- 陈明永|行业观察|OPPO陈明永:对的路,不怕远
- 视点·观察|2021车市拐点之年:芯片荒、交付难、投诉多
- 视点·观察|今年的圣诞C位属于元宇宙
- 视点·观察|2021年清洁能源行业开始认真应对采矿问题
- 视点·观察|HDMI 2.1a规范或让用户购买HDMI线缆更复杂
- 视点·观察|拍照搜题等同作弊 App叫停后如何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