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董事长赵伟国实名举报 紫光集团破产重整涉嫌734.19亿国有资产流失?( 六 )
“本次重整方案并未要求投资人是否是国资 , 同时也并未限制国资的比例 , 所以智路建广联合体即使存在自然人股东持股比例占比相对较高的问题 , 并没有违反要求 。而且据说 , 智路建广联合体对于紫光集团的重整方案最终实际的国资对于紫光集团的占比是要超过51% , 比原来清华控股的持股比例还要高 。所以 , 智路建广联合体只要出价合理 , 则不能认为是侵吞国有资产 。至于什么价格合理 , 并不是智路建广联合体说了算 , 也不是健坤集团说了算 , 还是要看专业的评估机构 。当初紫光集团也属于纯国资 , 健坤集团作为民资 , 进来后拿到了49%的股权 , 做到现在竟然资不抵债了 ,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 这是不是导致了国有资产流失呢?”该业内人士进一步说到 。
【视点·观察|董事长赵伟国实名举报 紫光集团破产重整涉嫌734.19亿国有资产流失?】不过 ,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 , 如果赵伟国在附件当中列举的相关资产评估数据属实的话 , 那么对于长江存储及紫光联盛的股权评估确实可能存在低估 。
但是对于紫光国芯、紫光股份及学大教育的股权评估 , 双方存在的差异 , 主要是基于评估的时间节点的问题 , 而这期间股价是持续变动的 。
虽然赵伟国认为这期间股价上涨了很多 , 还按照之前的股价评估将导致低估200多亿 , 但是对于资产的评估本身不可能是完全按照现阶段股价反应的市值来的 , 导致股价变动的因素有很多 , 实际上对于紫光集团资产重整的顺利推进 , 紫光债务危机的化解 , 可能也正是推动这三家上市公司股价上涨的一个因素 。
至于健坤集团质疑的智路建广联合体不符合战投资格的问题 , 另一位投资机构的负责人则向芯智讯表示:“虽然智路建广联合体的注册资本不大 , 但是其管理的基金规模非常的大 , 智路建广联合体是通过股权进行融资 , 而做项目并不是用注册资金 。相比之下 , 紫光集团注册资本也只有6个亿 , 但资产号称达到3000亿 , 然而实际上这其中一大半都是负债 。”
“赵伟国与智路建广之间一直有矛盾 , 谁对谁错真说不清 。既然赵伟国已经向中纪委等有关部门实名举报了 , 那就看后续官方的调查结果如何吧 。”另一位业内人士说到 。
以下为健坤集团发布的两份公开信及附件资料:
推荐阅读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张庭夫妇公司被查 该怎样精准鉴别网络传销?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
- 陈明永|行业观察|OPPO陈明永:对的路,不怕远
- 视点·观察|2021车市拐点之年:芯片荒、交付难、投诉多
- 视点·观察|今年的圣诞C位属于元宇宙
- 视点·观察|2021年清洁能源行业开始认真应对采矿问题
- 视点·观察|HDMI 2.1a规范或让用户购买HDMI线缆更复杂
- 视点·观察|拍照搜题等同作弊 App叫停后如何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