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荏苒 , 新年又至 。 不平凡的2020年是历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年 , 中国信息通信业经历重重大考 ,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下 , 信息通信人冲锋在前、众志成城 , 5G、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广泛深入应用 , 助力全国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在“十三五”规划收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关口 , 信息通信人矢志不渝、奋斗不息 , 积极推进电信普遍服务和网络扶贫 , 将信息化送入雪山林海、戈壁沙漠 , 助力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 。 在大考中展现出澎湃动力的信息通信业 , 将为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 寒随一夜去 , 春逐五更来 。 站在重要历史节点上 , 总结分析2020年行业发展的成就与经验 , 对于践行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历史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 本报今日起推出“盘点2020”系列述评 , 敬请关注 。
5G独立组网初步实现规模商用 , 网络覆盖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及重点县市;截至10月 , 累计开通5G基站超过70万个 , 97%以上的5G基站共享已有站址;5G终端连接数超1.8亿 , 获得入网许可的终端达253款 , 5G手机价格已下探到1500元左右;建设“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1100个 , 投资超过34亿元 , 应用于工业互联网的5G基站超过3.2万个 。
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 , 2020年我国5G实现了“加速度”发展 , 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
5G建设展现中国速度
我国5G网络建设不但超额实现了年初的既定任务 , 而且稳步向着打造技术领先、高速高质、资源集约、安全可靠的基础通信网络的目标前进 。
这些成绩来之不易 。 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 , 第一季度基站建设进度受到严重影响 。 而且进场难、选址难、电费高等问题持续存在 。
3月 ,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 , 提出要加快建设部署 , 并加大资源统筹支持力度 。 各地纷纷将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入规”“入法” , 给予等同水电气暖一样的公用基础设施地位 。
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保驾护航 , 承担建设任务的基础电信企业开足马力 。
11月 , 中国电信宣布5G SA网络商用 , 同时发布5G SA定制网络;已累计开通超过32万个5G站点 , 覆盖300多个城市 。
截至11月 , 中国移动开通5G基站38.5万个 , 为全国所有地级市和部分重点县城提供5G SA服务 。
截至10月 , 中国联通累计开通5G基站33.2万个 , 实现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主要城区的5G网络基本覆盖 。
中国铁塔累计承建5G基站超过70万个 , 97%都是利用已有站址资源改造实现的 。
尤其在疫情防控期间 , 封城、封路 , 人力及资源调动非常困难 , 建设者勇敢“逆行”、连续奋战 , 全力实现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方舱医院的5G网络覆盖和医疗信息化网络保障 , 创造出12个小时开通5G基站的奇迹 。
值得一提的是 , 我国实现了全球最大的共建共享5G网络 , 这是我国5G网络建设最具特色的创新模式 。
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5G网络共建共享实施一年时间里 , 双方累计建设开通超30万个5G基站 , 5G网络覆盖扩大至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 。 初步估算 , 5G共建共享可节省建设投资超600亿元 , 基本实现用最短的时间、花最少的钱 , 快速形成5G网络覆盖能力的目标 。
中国移动与中国广电开展5G共建共享以及内容和平台合作 , 双方将发挥5G技术、频率资源、内容等方面优势 , 集约高效地实现5G网络覆盖 , 丰富5G业务 。
5G应用场景日渐丰富
据《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0》预测 , 到2020年年底 , 我国5G用户数超过1.5亿 , 2020年5G间接拉动我国GDP超过4190亿元 。 除了服务个人用户 , 5G已经成为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 在更广阔的空间发挥更大的作用 。
5G上珠峰、下矿井、入海港、进工厂 , 在越来越多的场景里实现应用 , 融入百业、服务大众的步伐不断加快 。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 , 5G科技战“疫”催生了一批远程诊疗、智能护理机器人、远程办公、远程教育等应用 , 有力支撑抗疫一线工作 。
特别是在工业互联网领域 , “5G﹢工业互联网”的应用范围向生产制造核心环节持续延伸 , 叠加倍增效应不断释放 , 巨大应用潜力日渐凸显 。 “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加速推进 , 各地基础电信企业积极与工业企业对接 , 投资超过34亿元 , 在建项目预计到年底突破1500个;在航空、机械、汽车、钢铁、矿业、港口、能源等行业实现率先发展 , 工业互联网内网改造升级不断加快 , 一批全连接产线、工厂已经建成 。
“全5G智慧工厂”“5G无人码头”“5G智慧煤矿”“5G智能电网”“民用航空智慧工厂”等一批标杆样板已经树立起来 , 5G赋能产业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程度不断深化、水平不断提高 。
5G生态圈不断壮大
5G 2C业务发展模式成熟、稳步推进 , 但2B等业务还处在起步阶段 , 没有现成经验可循 , 需要时间来探索和实践 。
尤其是 , 5G在各行各业的应用 , 靠运营商“独角戏”无法实现 , 需要产业链各方通力合作 , 共建5G生态圈 。
政产学研用等各环节统一认识、协同发力 。 工信部扎实推进5G发展 , 特别是继续加大“5G﹢工业互联网”推进力度 , 着力突破5G工业模组、工业芯片等短板弱项 , 鼓励各地建设关键技术研发中心 , 培育具有影响力的领军企业 , 发展专业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 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区和示范基地 , 逐步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技术供给能力、协同创新能力和应用服务能力 , 培育“5G﹢工业互联网”特色产业生态 。
运营商着力构建5G生态 , 通过创新共享机制、建设联盟实验室及联合创新中心 , 设立基金等方式 , 聚集各方资源 , 联合推进5G发展 。
同时产业链各方也从各自资源优势出发 , 共同发力 , 推动5G应用加快落地 。
5G网络建设快速部署、高效推进 , 5G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 融合应用的大生态正在加速形成 , 5G发展未来可期 。
编辑:柳红 梁晨
监制: 郭川
【网络|盘点2020|建成超70万基站,5G“加速度”赋能千行百业】
推荐阅读
- 网络|天津联通全力助推天津市入选全国首批千兆城市
- 网络化|工信部:2025年建成500个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 数字货币|2021年加密货币市场盘点:比特币仍是霸主,NFT进入大众视野
- 视点·观察|张庭夫妇公司被查 该怎样精准鉴别网络传销?
- 地球|没有了人类,地球气候环境会怎样|澎湃问吧年度盘点(上)
- 数字化|70%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到2025年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
- 人物|俄罗斯网络博主为吸引流量 闹市炸毁汽车 结果够“刑”
- 协同|网文论︱网络文学与AI写作:人机协同演化时代的文学之灵
- 周鸿祎|网络安全行业应提升数字安全认知
- 趋势|2021生活家电好物盘点:舒适、智能、健康成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