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根
碎屏是手机难逃的“痛” , 手机屏的维修费更是让许多人叫苦不迭 , 可自动修复的屏幕就成了对未来手机屏幕的一大技术展望 。
现在 , 韩国科学技术研究所(KIST)的一项研究称 , 开发出了一种智能手机显示材料 , 可以自我修复受损屏幕 。
文章图片
【材料|碎屏是手机难逃的痛,科学何解?】智能手机屏幕制造往往离不开无色聚酰亚胺(CPI) , 无色聚酰亚胺具有优异的机械、电学和化学性能 。 它具有玻璃般的透明性和很强的抗张强度 , 即使折叠数十万次也不会出现划痕 。 因此 , 它被广泛商业化并应用于移动产品 , 如可折叠和柔性显示器 , 也广泛应用于整个行业 , 如航空航天和光伏电池 。
事实上 , 科学家们一直都致力于解决各种暴露环境中可能出现的手机屏幕裂缝以及由连续电磁波引起的断裂来确保屏幕耐久性 。 虽然曾有研究小组试图通过添加添加剂或在表面涂上一层坚硬的保护层来解决这些问题 , 但终究无法成功地防止对底层材料的损害 。
为了在保持无色聚酰亚胺优点的同时 , 支持裂缝和受损功能的快速自愈 , 韩国科学院延世大学合作研究小组利用从亚麻植物种子中提取的亚麻籽油 , 开发出一种自愈无色聚酰亚胺 。
文章图片
具体来说 , 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的研究团队先是制造了亚麻籽油微胶囊;然后 , 通过将制备的微胶囊与硅树脂混合 , 并将其涂覆在无色聚酰亚胺上 , 从而制造出上层愈合层 。 在该团队开发的材料中 , 当发生机械损伤时 , 微胶囊破裂 , 然后 , 亚麻籽油泄漏并流向受损区域硬化 , 从而修复受损区域 。
迄今为止 , 其他具有自修复能力的材料只能用软材料来实现 , 并且只能通过对材料施加高温来进行修复 。 而此次研究由硬材料制成 , 能够自我修复 , 并且可以在室温下自愈而不需要高温加热 。 此外 , 它还具有通过与湿度和紫外线反应来加速愈合过程的优点 , 在短短20分钟内就可以实现95%以上的损伤恢复 。 这对于常碎屏幕者 , 不得不说是一大好消息 。
推荐阅读
- 星链|石豪:在太空,马斯克和美国当局是如何作恶的
- 快报|“他,是能成就导师的学生”
- 年轻人|人生缺少的不是运气,而是少了这些高质量订阅号
- 生活|气笑了,这APP的年度报告是在嘲讽我吧
- Samsung|新渲染揭示Galaxy S22 Ultra几乎就是Galaxy Note复刻版
- ASUS|华硕预热ROG Flow Z13:称其是“全球最强悍的游戏平板”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数字货币|2021年加密货币市场盘点:比特币仍是霸主,NFT进入大众视野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
- 王者|布局手术机器人赛道,谁是王者? | A股2022投资策略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