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性宏观因子择时研究( 四 )

2) 2013年5月的“缩减恐慌”(Taper Tantrum)。当时美联储(fed)宣布,计划逐步缩减债券购买,这导致国债价格大幅下跌,并蔓延至其它资产类别。

3)2015年下半年,人们产生了对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和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担心。

我们的防御性指标捕捉到了上述的每一个阶段,这能够预先提醒基金经理控制组合风险。

我们的文章涉及两大研究流派:

第一个是因子择时,更普遍地说,是市场择时。Ferson和Harvey(1991)撰写了这个领域的开创性论文,Arnott et al.(2016)、Asness(2016)和Hodges et al.(2017)等人也为这个领域的发展作出相应贡献。我们的防御性因子择时框架是因子择时的一种形式,但它专注于降低风险,而不是产生超额回报。

另一个是风险管理领域。风险管理的大多数论文都关注于使用信号和特征来监控给定投资组合的风险。Grossman、Zhou(1993)以及Browne(1997)等曾经研究了控制下行风险的最佳策略,但他们只使用了投资组合收益序列的信息,并且不允许投资者利用其它基本信息做出防御性的择时决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