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特兄弟与飞机的发明之路( 五 )


狄拉尔技师从中看出了门道 , 他认为不能光从发动机减少重量去考虑问题 , 飞机的自身重量也要减轻 。 于是 , 经过进一步减轻飞机的自重后 , 飞机可以在瞬间离开地面飞行一段短短的距离了 。
1903年11月底 , 一架用轻质木料为骨架、帆布为基本材料的双翼飞机制成了 , 莱特兄弟把它命名为“飞行者”号 。 这架飞机以双层机翼提供升力 , 由活动方 向舵操纵升降和左右盘旋 , 汽油发动机推动螺旋桨旋转 , 驾驶者俯卧在下层主翼正中 。 经过这番改进和试运转 , 证明飞机性能良好 , 他们决定在12月14日进行一 次试飞 。
初冬季节 , 试验场上吹着凉风 。 为了预防万一 , 他们还从急救站请来5位急救人员 。 这次由弟弟驾机飞行 , 哥哥一再嘱咐他“保重!” , 发动机吼声由小变大 , 飞机从铁轨上缓缓滑动起来 , 一瞬间 , 飞机冲出轨道 , 离开了地面……
当地面的哥哥和5位急救人员正在惊愕的时候 , 飞机又安然无恙地落到地面 。 “整整飞行了3.5秒!”哥哥一边看秒表一边高喊着向飞机跑过去 。
12月16日 , 他们兄弟二人在试验场附近的小村里贴出了一张通告 , 上面写着:明天上午10时30分 , 在沙丘上进行世界上第一次载人的飞机试飞 , 欢迎参观 。
原以为飞机试飞会吸引很多人来 , 但到场的观众却很少 , 除急救人员外 , 只有两名观众 , 其中一名还是小孩 。 这大概与10天前兰利的试飞失败有关 。 兰利教授在 美国政府的资助下 , 建造了一架耗资巨大、结构复杂的飞机 , 可是在试飞中坠毁了 , 摔得粉碎 。 因此 , 大家对莱特兄弟今天的试飞根本不抱希望 , 甚至不屑一顾 。

1903年12月17日10时30分 , “飞行者”号试飞又开始了 。 哥哥威尔伯上前用力转动螺旋桨(当时发动机用这种方式起动) , 随即发动机响了起来 。 弟弟奥维尔不慌不忙地跨上飞机 , 环顾了一下四周 , 果断地喊了一声:“起飞!”只见飞机疾飞如箭 , 滑行一段距离后离开了地面 。 “啊 , 它飞起来了!”人们发出了 欢呼声 。 可惜 , 很快飞机又徐徐地着陆了 。 测量一下 , 飞行距离为36.5米 , 飞行高度为3米 , 飞行时间是12秒 。
稍微休息一下以后 , 奥维尔又试飞了两次 。 第四次由哥哥威尔伯试飞 , 他居然把飞行距离提高到260米 , 高度200米 , 飞行时间达59秒 。
这就是后来得到世界公认的第一次动力载人飞行记录 。 这在今天看来 , 显然是微不足道的 , 但在人类历史上 , 却是空前的 。
经过整整一个世纪的探索 , 在不断地批判和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 , 莱特兄弟终于成功地用螺旋桨作动力 , 以控制器控制飞行 , 实现了人类梦寐以求的翱翔蓝天的夙愿……
迎来了航空新时代
1903年12月17日试飞成功 , 莱特兄弟二人的名字很快传遍到欧美各国 。
然而 , 莱特兄弟并不满足 。 他们一边调试和改造飞机 , 一边进行飞行表演 , 以扩大社会影响 , 募集更多的研制资金 。
1904年 , “飞行者”号的飞行时间延长至5分钟 。
1905年 , 莱特兄弟又制造了一架称为“飞鸟3型”的双翼飞机 。 它的翼展12.2米 , 用一台16马力的发动机驱动两个推式螺旋桨 。 采用弹射器沿木制的单轨发射 , 并采用起落撬降落 。 这种技术使得飞机容易起飞 , 能够在不平的地面上降落 。
在1905年6月到10月的试飞中 , 证明“飞鸟3型”飞机结构坚固 , 在操纵上可以倾斜、转弯 , 飞“8”字形和盘旋 , 并能以每小时约45千米的速度飞行半小时 。 他们在俄亥俄州德汤附近建造了世界上第一个机场和机库 , 在邻近的霍夫曼大草原飞行了40余次 。
1905年10月14日 , 国际航空联合会在法国宣告成立 。 法国政府决定 , 能够绕过规定的标识往返飞行1千米以上的飞机制造者和驾驶者将受到奖励 。1908年1月13日 , 法国人法尔曼驾驶着自己设计的飞机 , 成功地绕过标识往返飞行了1千米 , 在飞机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
1908年春 , 美国人戈林·卡契斯在纽约进行了一次公开的试飞 。 他所使用的飞机叫“金龟子”号 , 飞行引起的轰动超过了莱特兄弟5年前的首次试飞 。 同年8月 , 莱特兄弟远涉重洋来到法国试飞 。 他们的成功表演使欧洲大陆人大开了眼界 。
由于莱特兄弟试飞的成功 , 法国人开始对他们的飞机进行仿制 。
1909年8月22日 , 在法国的理姆进行了第一次国际飞行竞赛 , 展现了人类对飞机研制和驾驶技术所取得的成就 。 就在这一年 , 法国人布莱里奥驾驶飞机成功地横越了英吉利海峡 。 他所驾驶的飞机发动机为25马力的汽油机 , 连续飞行了40千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