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科学好故事|为什么药物不再像以前那样有效?( 二 )


当然 , 这仍然是相当可怕的风险 。 但巴斯德知道 , 如果什么都不做 , 那就等于判了死刑 。 他曾推测 , 在大约一个月的潜伏期之前 , 疫苗就会发挥作用 。 要做到这一点 , 他需要在出现任何症状之前就注射病毒 。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 , 巴斯德开始注射小剂量的狂犬病毒疫苗;他完全清楚情况可能会变得更糟 。 不过 , 在经过12轮注射和数周的不眠之夜之后 , 巴斯德成功了 。
如果是巴斯德只开发了疫苗 , 我们仍然会铭记他是一位医学科学的巨人 。 然而 , 疫苗只是一系列突破的顶点;没有这些突破 , 现代世界将是不可想象的 。
疾病背后的微生物理论、巴氏消毒法、对败血症和临床清洁的理解、应用于狂犬病和炭疽病的疫苗接种技术 , 以及对无数微生物及其相互作用的认识 , 所有这些 , 代表了巴斯德一个又一个突破性的成就 。 他所留下的这些遗产 , 形成于斯巴达式的条件下 , 从简陋的实验设备中获得 , 在实际问题和科学理论之间来回拉锯 。 但毫无疑问 , 这些伟大的思想改变了人类知识、医学、健康甚至道德的边界 。
巴斯德的例子 , 证明了一个我们习惯的模式:巨大的进步提高了我们的知识和技术水平 , 开启了一个良性循环 。 但另一方面 , 知识和技术总是在与它们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军备竞赛 。 巴斯德为我们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范例 。
不过 , 今天世界上有多少像巴斯德这样的人物?换言之 , 在从事医学或微生物学研究工作的人当中 , 有哪些人的工作具有或可能产生与巴斯德同等的影响?一种观点认为 , 巴斯德处在一个时代的开端 , 新思想的产生正变得越来越快 。 而另一种观点认为:没错 , 新的思想确实在加速产生 , 但其中能与巴斯德的成就相提并论的却越来越少 。 对今天的人们来说 , 思考可能比以往简单得多 , 但提出真正伟大的思想仍然是巨大的挑战 , 一如既往 。
新浪科技综合|科学好故事|为什么药物不再像以前那样有效?
文章图片
图2/4
本文改编自迈克尔·巴斯卡尔的书《人类前沿:大思想在小思维时代的未来》
预期寿命的放缓
从19世纪晚期到现在 , 人类的预期寿命经历了革命性的提高 , 并在医学科学和公共卫生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惊人的进步 。 第一种真正的现代药物产品是洒尔佛散(Salvarsan , 又称砷凡纳明) , 基于一种合成于1907年的化合物 , 能够有效地治疗一种古老的性传染病——梅毒 。 35年后 , 一项更大的突破出现了:青霉素的发现揭开了抗生素和大规模药物开发的时代 。
有史以来 , 医疗能力的阶段性变化第一次变得有规律可循 , 甚至是在预料之中 。 我们进入了医学的“黄金时代” 。 用作家兼医生谢默斯·奥马洪尼的话来说 , “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里 , 医学的力量都非常有限 , 但突然间却产生了不可思议的奇迹效果 。 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 , 有一个大约50年的黄金时代 , 期间几乎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 。 ”多亏了这一时期的医学发现 , 我们得以杀死细菌 , 进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 , 实现器官移植和体外生育 , 用药物调节怀孕 , 甚至通过重症监护让濒临死亡的人活下来 。 我们可以消除——或至少控制——从脊髓灰质炎到天花等众多疾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