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学霸君和优胜倒下了,在线教育虚火能烧多久?

又一家教育机构在2020年底倒下了 。2020年 , 教育行业频频融资 , 以及线下教育机构倒闭、跑路的消息已不再是新闻 。12月27日 , 关于学霸君部分被收购、倒闭破产、拖欠工资等消息传开 。创始人张凯磊发表公开信承诺:“学霸君绝不跑路 , 绝不推卸责任 , 问题不解决不宣布破产 。” 张凯磊直面学霸君面临的问题 , 对学生家长表达了歉意 。这与优胜教育创始人陈昊对外界发表的承诺如出一辙 。
文/翟子瑶
来源:DoNews
不跑路、不推卸责任、不破产、同行帮忙接盘 , 这已成为在线教育暴雷后的范文式回应 。
作为一个曾经想要改变学生学习状态的学霸 , 张凯磊的公开信里表达了悔恨 。为学霸君的学生以及员工们寻求帮助 。
当头部的在线教育机构频频融资 , 学霸君已经三年没有融资纪录 。没有更多资本烧钱低价获客、没有广告投放促进销售 。疫情冲击下高管降薪、行业竞争压力大、获客成本提高 , 造血艰难 , 没有享受到在线教育的流量红利……
那个当年不顾家人反对 , 休学办教育培训机构的学霸张凯磊 , 在行业的不健康发展中 , 遇到了创业八年后的倒闭风波 。
“学霸君已经不在了”
张凯磊写下了“学霸君1对1和优学小班要歇业了”这句话 , 紧接着学霸君的线下办公区便看不到了 。

视点·观察|学霸君和优胜倒下了,在线教育虚火能烧多久?
文章图片

2021年1月6日 , “DoNews”探访学霸君位于酒仙桥校区翰海国际大厦时 , 门口保安、前台物业已经拒绝前来找学霸君的人员进入 , 并告知学霸君已经不在了 , 并且我们在其大楼公司名单里也未找到学霸君的名字 。
大厦门口的字条显示:“智周教育(学霸君)于2020年12月30日起已撤离本大厦停止办公 , 如有业务办理请自行联系智周教育公司人员 , 感谢理解配合 。”当我们希望进一步了解详情时 , 物业称学霸君已经不在了 , 楼上的办公室仅有些办公用品没有搬走 。
目前 , 在众多的公开资料和爆料中均显示出学霸君已经“倒闭”的事实 。而倒闭最初的消息来自于2020年12月25日 , 当时学霸君的老师们没有收到他们应得的工资 。
12月27日下午 , 一位备注为“学霸君1对1教务主管”的人士在其朋友圈发文表示:“刚刚结束领导们给我们召开的长达数小时的无电子设备口头会议(防止录音) , 给大家说一个事情 , 学霸君已经倒闭了 。我们现在正在排队上交工作手机及卡号 , 这也是我上交前的最后一条朋友圈......”
在一个名为“高中正式学员排课群”里 , 一位备注为学霸君班主任的尹老师也发文称“学霸君部分收购 , 相当于倒闭破产 , 我们全体老师、班主任、包括规划师全部被迫辞退 , 所有人没有工资 , 我们也是受害者......”
另一个“学霸君全职教师群”中 , 还有人表示“总部出现乱象:技术团队电脑被拿走 , 警察入场 , 据说是加盟商报警 。此外 , 小班课业务被其他家公司接管 , 但1V1业务解散 , 原因是资金链断裂 , 目前供应商、老师工资、学生退费 , 大概拿不到了 。”
张凯磊对5万名学员、近3万名续费家长们、8年间“陪跑”的3000多名员工、10000多位老师 , 以及100多个线下代理商们表达歉意 , 在他看来这些都是“学霸君亏欠的人” 。
在回应信中 , 张凯磊说 , 过去3年 , 学霸君没有融过一笔大钱 , 最少5次游走在资金链崩断边缘 , “最危险的一次 , 我们甚至晚发了老师4 天的工资 。”在他看来 , 自己的管理不善 , 决策错误 , 导致学霸君“最终没有能够拉回来” 。
公开信中 , 张凯磊提及了老师和员工的安置工作时表示 , 最近51Talk、学而思、VIPKid接手了上千名员工 , 还帮垫付了本该学霸君支付的12月份工资 。
张凯磊还向上海、合肥、北京的同行发起呼吁 , 希望能“帮忙垫付一下12月的工资” , 来接手三地几百名员工 。他也恳请市场头部培训机构 , 能接手学霸君1对1和优学小班的学生 , “我们愿0元对价赠送” 。
另外 , 像学霸君的拍搜、题库、班课系统 , 他也愿意无偿赠送 , 目的便是希望有机构伸出援手接纳学生 。
奔跑抵不过寒冬
【视点·观察|学霸君和优胜倒下了,在线教育虚火能烧多久?】奔跑八年的学霸君没有抓住2020年在线教育的红利 , 倒在寒冬中 。未能拿到融资 , 没有资本低价获客 , 在争夺用户和流量这一环节 , 它已经被竞品机构打败了 。
2015年 , 学霸君开始尝试商业化 , 推出在线老师“实时答疑” , 学霸君将学生需要答疑的题目推荐给老师 , 老师通过智能笔在纸上写出计算过程 , 以语音+电子白板的方式将解题过程呈现给学生端 。
当产品开始收费时 , 使用数量开始大幅下滑 , 后来发现学生不愿为实时答疑付费 。张凯磊说 , “这是我们非常喜欢 , 但现阶段在商业是线上有困难的模式” 。
从最早的拍照搜题后来发展一对一教学、AI解题 , 学霸君在不断探索商业化道路 。一对一的模式对老师要求高 , 家长付费高的同时对后期服务和效果也有了更高要求和期待 。
据了解 , 一对一成本构成模式为: 目前行业内一节1对1课程约收费300元 , 老师一节课可能拿走100元左右 , 还有100元会被销售、学管、其他的运营管理人员分掉 , 企业能不能剩下100元的利润取决于获客成本 , 但目前来看 , 行业内获客成本普遍比较高 。数据显示 , 2019年可查的几大在线教育龙头企业的获客成本都在百元以上 。
过去三年 , 学霸君没有融资 , 三年五次走在资金断裂的边缘 。
2020年 , 在线教育机构疯狂融资 。流量越来越贵 , 拿到融资的公司为了获客开始了低价作战 。家长们薅羊毛乐在其中 , 教育类公司一边融资一边亏损 。在这样的环境下 , 无论是用户资源还是优质师资 , 学霸君都找不到机会 。
没有足够的资本烧钱获客 , 竞品机构相继拿到融资 , 疯狂补贴用户 , 学霸君俨然会走下坡了 。疫情的冲击更加加剧了学霸君的亏损乃至倒闭 。
小左在学霸君工作了四年 , 仅在疫情前一个月离职 。用她的话说 , 几乎陪伴学霸君从0开始过来的 , 当她得知学霸君倒闭后 , 也是一阵唏嘘 。
从公开资料以及知乎的回答评论来看 , 对于奔跑八年的学霸君褒贬不一 。有采访人员聊起张凯磊时说当年采访他 , 便感觉到他的高傲 。或许这也是从上学时就是学霸的张凯磊身上的特质 。
在学霸君的离职员工里 , 有课程顾问直言学霸君的课程质量、老师不过关 。课程性价比低 。也有离职员工反映公司内员工之间关系简单 。也有员工抱怨学霸君全职老师排课满 , 兼职少 , 薪资不断下降 。另有家长反应学霸君的后期服务不满意……
连续创业者张凯磊
衡水中学的一名毕业生在高三时做过的试卷摞起来有2.41米高 。2012年 , 这张网上广为流传的照片触动了张凯磊 。他看到学生学习压力大效率低 , 他打算改变这个现状 。
1984年 , 张凯磊在上海出生 , 学生时代的他也是一个学霸 。他高考以数学、物理满分成绩进入南开大学数学基地班 。20岁时 , 不顾家人反对 , 休学办培训班 , 创办问吧教育 。
毕业后 , 张凯磊经历了一线投资机构的工作后并没有感到满足 。他感觉到教育不公平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 学生的学习压力大 , 他想改变这个现状时 , 回归教育行业 , 创办问吧科技 。
熟悉张凯磊的人评价他是一个有教育情怀的人 , 也如张凯磊对公司的定义 , “我们不是一家互联网公司 , 不是一家技术公司 , 更不是一家互联网教育公司 , 而是一家教育公司 。”
他身上的标签有很多——学霸、投资人、教育工作者 。
2015年 , 学霸君研发智能教育机器人Aidam正式立项 。Aidam不是一个实体 , 而是一个以深度学习、专家系统和自然语言理解为核心的复杂系统 。张凯磊“逼”着老师理解代码,“逼”着工程师了解教研 , 让双方团队相互影响 , Aidam变得越来越聪明 。
他想让普通学生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掌握学霸君的学习方式 , 解决社会教育资源不均衡的困惑 。张凯磊希望通过AI教学 ,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 在2017年中期开始推广智慧教育平台“学霸君AI学” 。通过AI教学可以针对每个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通过系统推送个性化题目 。
2017年 , 张凯磊入选了中国40岁以下商界精英榜 , 学霸君也在产品上完成了AI教学的部分 , 完成了招商局资本和融翼投资领投的1亿美元C轮融资 。高考期间的“特殊考生”Aidam与6名高考状元的比拼更让人回味 。在解答高考数学试题中 , Aidam用时9分47秒 , 成绩为134分 , 而6名状元的平均分为135分 , 双方仅仅差距1分 。
学霸君还投资了国内手写数据采集解决方案的供应商腾千里 , “把这个产品配合学霸君的手写识别技术 , 可以让中国所有中小学生完成手写的数字化 。张凯磊在2017年底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说:”学霸君把该做的准备都做好了 , 下一步就是要极速狂奔 。”
而2017年过后 , 学霸君便没有再拿到新的融资 , 反而是以作业帮、猿辅导等新一批在线教育机构所占据 。
结语
学霸君和优胜教育倒下的结果 , 仅是在线教育行业现状的冰山一角 。
产品线布局零散、扩张后经营不善、师资力量不过关、售后服务跟不上、行业竞争加剧、造血艰难、教育行业的不健康发展等因素造成了学霸君最后的结局 。
曾经的学霸在创业中破灭了学霸君理想 。有分析人士指出 , 当疫情结束 , 线上教育机构经历过洗牌之后 , 应该会有人怀念学霸君的模式 。
学霸君倒下了 , 在线教育的虚火仍在燃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