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电影《流浪地球》(2019)剧照 。
人们常常认为 , 不容易对无法明确界定的技术中介式学习产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够使学生获得的能力进行辨别 , 而且难以衡量 , 甚至难以与更正式的“传统教育”的结果进行比较 。 传统的结果评估测试通常只考察教学的知识内容积累 , 而不是评估更为复杂的21世纪所需技能的获得 。 评估仍然是本末倒置 , 任何教学干预方法的使用都取决于把什么作为对学习成果的评估内容 。
然而 , 通过回顾过去40年的研究 , 现在应该很清楚的是 , 我们的重点应该从“是否应该在学校使用技术”转移到“怎样以及在什么情况下能够更好地从新技术中受益” 。 在探索如何学习的过程中 , 应该把重点放在我们已经了解的关于学习和教育的知识上 , 并努力在以技术为媒介的学习方式中贯彻良好的实践 。 我们需要弄清楚用新方法做事的附加价值是什么 , 新奇的数字工具所带来的可能性是什么 。 在不使用任何现代化数字工具的情况下 , 要促进集体创造知识是相当困难的 。 鉴于这一点 , 我们还应着重评估和开发良好的教育软件 , 其中一些已经胜利在望 。
被研究证实的解决方案之一是使用技术作为学习工具 , 这需要教师和学生不断发展各种数字技能 。 尽管早期的“数字原生代”假说认为 , 青少年在使用科技方面拥有复杂的技能 , 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 。 很少有年轻人掌握编程、安装打印机或硬件设备维修等技能 。
芬兰的年轻人往往只使用现成的、用户友好型技术 , 他们中很少有人拥有创造新事物的高级技能 。 此外 , 会使用被广泛用于工作场合的工具(如Excel、Word)的年轻人并不常见 , 尽管成年人可能认为所谓的“数字原生代”生来就具备这种技能 。 例如 , 电子邮件在年轻人中也不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媒介 。 聊天、玩游戏或使用社交媒体是他们更自然的交流方式 。 在青少年的世界里 , 发送电子邮件几乎与寄明信片一样罕见 。
文章图片
电影《流浪地球》(2019)剧照 。
尽管当下的青少年并非生来就掌握数字技能 , 但他们出生在一个信息和电子通信能力至关重要的时代 。 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 , 技术融入日常生活的方式将会与过去几十年大不相同 。 所有的年轻人从很小的时候起就接触到了数字技术 。 虽然我们还没有完全了解这方面的最佳做法 , 但很明显 , 教年轻人如何使用数字技术这一重任已经落在我们的教育系统上 。 我们应指导学生如何利用科技为他们谋福利 , 而科技巨头的目标不一定符合用户的最大利益 。 我们的学生应该了解其中的诸多弊端 , 比如隐私和安全问题 , 并且许多应用程序会让人上瘾 。
推荐阅读
- 星链|石豪:在太空,马斯克和美国当局是如何作恶的
- 快报|“他,是能成就导师的学生”
- 建设|这一次,我们用SASE为教育信息化建设保驾护航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区块|面向2030:影响数据存储产业的十大应用(下):新兴应用
- 年轻人|人生缺少的不是运气,而是少了这些高质量订阅号
- 生活|气笑了,这APP的年度报告是在嘲讽我吧
- bug|这款小工具让你的Win10用上“Win11亚克力半透明菜单”
- 苏宁|小门店里的暖心事,三位创业者的雪域坚守
- 历史|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