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噬血者瓜分元宇宙( 二 )


“一切又回来了 。”
币圈的新稻草
这样的聚会在过去几个月发生在中国大城市的各个角落 。其中最积极的正是曾经围绕在比特币周围的群体 。而在他们的讨论中 , 与元宇宙形影不离的是NFT(全称是 Non-Fungible Token  , 即不可替换代币) 。
在元宇宙这个话题彻底变得滚烫的过程里 , 两股势力起了关键的点火作用 。其中之一就来自一直苦苦寻找新刺激点的“币圈” 。
2021年以来一系列针对比特币挖矿、交易和账号等的监管 , 让国内的币圈人士并不好过 。比特币的价格也不停动荡 , 到6月下旬已经维持在33000美元左右 , 相比4月突破60000美元的高位几乎腰斩 。
在这种颓势下 , NFT成了币圈自娱自乐的新宠儿 。
NFT在2017年就已经出现 , 但彼时不管是CryptoPunks的像素头像项目还是游戏Cryptokitties(加密猫)都只是在以太坊内引起讨论 , 并没有在币圈外引起太多讨论 。
直到2021年3月6日 , 推特CEO杰克·多西公开拍卖了其第一条推文 , 这条推文被NFT加密后最终的成交价格达到250万美元 。3月11日 , 数码艺术家Beeple的一副JPG数字作品 , 以6934万美元的竞拍价格最终成交 。
NFT通过这种夸张单价的出场方式在今年开始被更多人熟知 。之后更多艺术家涌入 , 将数字艺术品上传到以太坊 , 再转化成NFT , 瞬间可以拥有非常高的价值 。也正因为此 , NFT 被越来越多用于数字艺术品——甚至任何数字形态的内容——的交易和拍卖 。
但至此 , NFT依旧是个币圈内部的击鼓传花游戏 。直到元宇宙的概念开始升温 , NFT嵌在元宇宙这个更容易被大众理解的概念后成功出圈——元宇宙里少不了数字资产的交易 , 这不就是NFT和虚拟货币在干的事情么?于是币圈逐渐掌握了元宇宙的“定义权” , 而NFT畸形高价的“洗钱”方式 , 也有了一个充满未来感的新解释 。
经历了大风大浪的币圈玩家自然蠢蠢欲动 。
诸多本就毫无亮点的项目开始蹭上元宇宙概念 , 并且真的可以让相应的代币币价上涨 。
备受争议的币圈弄潮者孙宇晨也开始发表“NFT是连接元宇宙与现实世界的桥梁”的言论 , 然后在9月初 , 他宣布自己已经花费1050万美元购买了人生中第一个NFT头像 。但很快有网友曝出交易记录 , 显示这个NFT头像的购买人和上架人 , 甚至铸造人 , 都是同一个账号 , 疑似孙宇晨自产自销 , 自己又炒作了一波 。有币圈人士评论:“他又不傻 , 肯定是自产自销 , 而且又找到一种新的洗钱方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