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噬血者瓜分元宇宙( 六 )


这种“警示”是不是刻意炒作之后的形式化动作 , 人们无从得知 。
即便如此 , 投资者依然不愿意为这些警示性话语埋单 。在国内某头部散户投资论坛中的“中青宝”中 , 热度排行最高的帖子里 , 写满了各式匪夷所思的幻想 。
有资深投资者就表示 , A股每年都会进行多轮概念性的轮动 。“元宇宙”这样的概念 , 拥有一定认知门槛的同时 , 还兼具情绪上的“煽动性” 。一旦叠加Facebook和字节跳动这样的巨头布局消息影响 , 很容易受到市场的过度关注 。
而在次轮行情中 , 无论是中青宝还是汤姆猫 , 都满足了“市值低”、“流通盘小”等特点 。这些特征都非常符合“游资”青睐的特征 , 自然容易产生“妖股” 。
互联网的估值体系处在一个推倒重建的时期 , 享受了红利但又不太愿意承认自己只是沾了时代的光的投资人们 , 想在元宇宙这里找到一个借尸还魂的机会 。资本的逐利性 , 让它们试图在元宇宙的虚拟现实世界里 , 实现它们在现实世界里已经无法恣意而为的无序扩张 。
然而一地鸡毛之后 , 依然要面对现实 。
在9月初的那一次集体暴涨后 , 元宇宙的概念股没有再复制涨势 , 笃信它的投资者日子并不好过 。
不是蠢就是坏
在资本市场疯狂追逐元宇宙的过程中 , 游戏公司和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公司成了被推到前台承载这些热情的排头兵 。
如果说在被赋予扛起元宇宙概念的重任之前 , 这两个行业有什么共同点的话 , 那就是它们都处境尴尬 。
2021年8月30日 , “史上最严”游戏防沉迷规定政策出台 , 之后不久 , 腾讯与网易就未成年人保护和避免不正当竞争等话题被监管机构约谈 。国内游戏行业整体股价下行 , 进入至暗时刻 。而AR/VR行业在2014-2016年随着Google CardBoard、HTC vive出现后引发一波大热 , 之后依循技术成熟度曲线走过短暂的期望膨胀期后 , 彻底转入长时间冷遇 , 且再没有出现跨越式的技术革新 。
对于不少游戏从业者来说 , 这种突然的狂热多少有点被裹挟的感觉 。
“我觉得我们是韭菜 , 这是一定的 。但是割韭菜的是谁 , 这次不清楚” , 在上一波云游戏热潮之前就进入游戏行业的蓝可向品玩表示 。“这个‘我们’不只是游戏公司的人 , 甚至是整个泛娱乐行业 。”
当然 , 也有想明白了直接抓住机会割韭菜的 。A股游戏公司中青宝在9月6日对外宣布未来将打造一款元宇宙游戏《酿酒大师》 , 主要亮点在于“线上酿酒 , 线下品酒” 。消息一出股价即开始飞涨 , 一周内股价翻倍 , 并且带动了元宇宙概念板整体的上涨 , 顺网科技、盛天网络、三七互娱等游戏公司都在九月经历了5%以上的涨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