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薇娅被罚13.41亿的天价警示( 二 )
毕竟,薇娅与其团队如同一台高速运转的“赚钱机器”,不舍昼夜早已成为常态 。一年到头365天几乎天天开播,单场直播成交额动辄数千万,节假日、电商节数据只高不低 。
源于此,第三方统计机构今日网红数据显示,2020年直播带货总榜上,薇娅以311亿带货额名列榜首;2021年双十一,薇娅最终揽下82.52亿元的销售额 。如此惊人的带货能力,难怪逃税金额都能超过6亿元 。
不过,雪梨作为淘宝前三甲的主播,其与林珊珊所缴纳的税款、滞纳金和罚款之和也没超过1亿元 。那么,薇娅的处罚金额为何会如此之大?
根据浙江省杭州市税务局稽查局发布公告,经税收大数据分析评估发现,薇娅存在涉嫌重大偷逃税问题,遂依法依规对其进行立案并开展了全面深入的税务检查 。
2019年新的《电商法》明确规定:电商平台经营者应当记录、保存平台上发布的商品和服务信息、交易信息,并确保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商品和服务信息、交易信息保存时间自交易完成之日起不少于三年 。
经查,薇娅在2019年至2020年期间,通过隐匿个人收入、虚构业务转换收入性质虚假申报等方式偷逃税款6.43亿元,其他少缴税款0.6亿元;主动补缴和报告的部分,处0.6倍罚款;隐匿收入偷税未主动补缴的部分,处4倍罚款;对虚构业务转换收入性质虚假申报偷税的部分,处1倍罚款;最终,追缴、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13.41亿元 。
文章图片
相比之下,“一爽”、“一冰”这些原本天文数字般的财富度量值在“一薇”面前都变成了“小巫见大巫” 。
对此,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剑文认为,本案中,税务部门对当事人不同的偷逃税手段处以不同倍数罚款,既体现了依法查处的法律权威,又充分考虑了当事人主动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情节,反映税务部门宽严相济,坚持执法力度和温度相统一 。
明星、网红为何喜欢成立工作室?
梳理雪梨、林珊珊、薇娅三位头部主播的偷漏税案例不难发现,她们都是通过成立个人独资企业性质的工作室来改变收入性质,进而将劳务所得转为经营所得 。
工作室属于个人独资企业的一种,主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为了创业,个人工作室比有限公司注册门槛低,不需要融资、注册资金、股东等相对简单,可以省去很多个人麻烦和启动成本;另一种便是为了节税,很多高收入人群选择注册工作室与企业签约,比如律师、设计师、网红主播、明星、企业高管、技术骨干等 。
对此,安杰律师事务所律师朱洪雷对虎嗅分析:
“一般直播的网红跟平台有很多合作模式,小主播会以个人名义跟平台签一些劳务合同,这种情况下平台支付劳务报酬,主播佣金、坑位费收入算劳务报酬,适用3%~45%的税率纳税,超过96万的部分都需要按45%交税 。所以,头部主播会成立工作室来逃税 。
推荐阅读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张庭夫妇公司被查 该怎样精准鉴别网络传销?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
- 陈明永|行业观察|OPPO陈明永:对的路,不怕远
- 视点·观察|2021车市拐点之年:芯片荒、交付难、投诉多
- 视点·观察|今年的圣诞C位属于元宇宙
- 视点·观察|2021年清洁能源行业开始认真应对采矿问题
- 视点·观察|HDMI 2.1a规范或让用户购买HDMI线缆更复杂
- 视点·观察|拍照搜题等同作弊 App叫停后如何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