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造车三兄弟的“喜与忧”:销量暴增但问题加剧,一人舒服两人困难?( 三 )


除了自燃事故,小鹏汽车还涉嫌违规采集人脸数据、购车合同存在霸王条款 。
人物|造车三兄弟的“喜与忧”:销量暴增但问题加剧,一人舒服两人困难?
文章图片

12月,上海小鹏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称为“上海小鹏汽车”)向第三方数据采集公司购买人脸识别摄像设备,并在旗下7家门店中安装这些人脸识别设备 。由于未经消费者同意,被上海市徐汇区市场监管局处以罚款10万元 。
同样在12月,一位杭州的消费者控诉小鹏汽车购车合同存在霸王条款 。该消费者表示,他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后,杭州拱墅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认定小鹏汽车存在违法行为,并对其罚款1万 。但小鹏汽车仍拒绝道歉并拒绝他重签合同的要求 。且被处罚后,小鹏汽车只是修改了杭州地区的购车合同,其他地区仍在沿用此前的违规合同 。
自燃依然是新能源汽车无解的难题,不管是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都无法避免 。李斌曾经差点被车辆自燃吓到崩溃,虽然近两年蔚来已经不出现自燃事故,但eC6着火事故之后第一时间强调“电池包安全”,多多少少体现的是“自燃后遗症” 。
小鹏汽车在2021年出现的两起自燃事故,至今也仍然没有调查结果 。但越来越多的自燃事故陆续出现,从12月20日到23日,共有三个不同城市的三辆威马EX5发生自燃事故 。
最令人惊讶的是比亚迪 。2020年3月,在王传福宣布刀片电池上车时,曾拍下胸脯保证“刀片电池将把自燃这个词从新能源汽车的字典里彻底抹掉 。”这款比亚迪自主研发的电池也以主打安全性著称 。2021年4月,比亚迪全面启用针刺测试作为企业标准 。
但就是这样一款主打安全的电池,也遭遇了自燃的事故 。2021年8月,先后有一辆比亚迪汉在高速上起火,一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在南宁一小区内起火 。11月,一辆比亚迪秦Pro EV在北京中关村壹号地下车库充电时发生自燃,自燃后车辆严重损毁 。
人物|造车三兄弟的“喜与忧”:销量暴增但问题加剧,一人舒服两人困难?
文章图片

越来越多的自燃事故已经“教育”消费者,新能源车有风险,购买需谨慎,所以在当下,还没有到能要求新能源汽车零自燃的时候,但零自燃始终应该成为新能源车企追求的目标 。
虽然理想汽车因为不属于纯电车型,没有出现自燃等事故,但李想也绝非何小鹏口中那个“过得最舒服的人” 。2021年5月,2021款理想ONE发布会,在“性价比”高的欢呼声背后,则是不少刚购买2020款理想ONE的车主直呼“理想汽车割韭菜” 。
没过多久,理想汽车遭遇“水银门” 。李想对于舆论颇为震怒,在个人社交媒体上破口大骂,彻底失了分寸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