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侠客岛:畸形加班屡上热搜,这事真得好好聊聊
最近 , 年轻上班族猝死的新闻屡上热搜 。加之此前网络热议的“996”“007”等热词 , 上班族长期畸形加班问题正越来越引发社会高度关注 。但不可否认 , 一些企业还是把畸形加班、超时工作简单等同于奋斗 。某些企业老板认为中国的年轻人能拥有“996”等高强度工作机会是一种“福报”;也有企业主轻描淡写地说这不算什么 , “715”“007”也很常见 。
明目张胆地违反《劳动法》还堂而皇之地拿出来炫耀 , 这在打工一族尤其是年轻劳动者中引发强烈反弹 , 甚至某种程度上会加剧劳资关系的紧张与对立 。
几年前 , 《感觉身体被掏空》因精准吐槽上班族畸形加班压力 , 刷爆朋友圈 。歌里唱道:“有一个老板叫大卫 , 下午六点出现 , 眼神恰似黑背 , 手里端着一壶热腾腾的咖啡 , 嘿嘿嘿我们要不要来开个会……”
2020年 , “内卷”“打工人”等名列年度热词 , 可见 , 这种社会心态由来已久 。此前 , 岛叔在文章中提过 , 中国要用几十年赶超发达国家的两三百年 , 无疑需要勤奋努力、奋发向上 。在互联网行业“996”蔚为大观之前 , 基建、制造等行业超时劳动是常见现象 , 众多企业靠这种“拼”完成了原始积累 。
但也应当看到 , 这种“拼”的背后 , 是极力削减人力成本、追求最大产出而忽视人性化管理 。不止互联网 , 其它一些行业也未逃过“以加班换产出”的魔咒 , “过劳死”对象从体力劳动者逐渐转向脑力劳动者 , 且呈现出年轻化、低龄化趋势——
2020年11月 , 37岁财通基金量化投资部负责人徐某突然离世 , 金融行业的工作强度和高压力引发关注;
2016年6月 ,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医生金某于医院宿舍逝世 , 年仅45岁 , 同事称金医生离世前两天仍从清早工作到晚10时许;
2017年6月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内 , 25岁的麻醉科规培住院医生陈某被发现猝死医院宿舍内 。其生前发过一条朋友圈 , 在连续长时间工作后感叹:还活着真好 。
2016年6月 , 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某在北京地铁站台上突发脑溢血不幸去世 。同事们说他工作太拼 , 长期加班熬夜 , 看似身体强壮 , 实已积劳成疾……
在《工作致死》一书中 ,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杰弗瑞·费弗发现 , 工作是导致人们死亡的第五大原因 , 高于肾病和阿尔茨海默症 。他估计 , 全球每年由于工作压力致死的人数高达100万 。
几年前 , 在《小康》杂志的一项调查中 , 面对“影响中国人休闲满意度的最主要因素”的问题 , 多数受访者的回答是“忙 , 没心思休闲” 。
以牺牲劳动者权益换发展的模式无疑是粗放的 , 不可持续 。应该说 , 整个社会已经为这种粗放式发展模式付出了不小代价 , 包括劳动者个体的亚健康、慢性病和心理问题 , 以及年轻人中滋生的“丧”文化、结婚生子意愿降低、社交减少等 。
但问题是 , 畸形的“加班文化”屡屡引发广泛吐槽 , 都知道不合理不合法 , 却为何仍在一些单位和企业难有实质性改观?
这与社会的发展阶段与竞争压力有关 。一方面 , 人们普遍面临房子、教育、医疗等压力 , 被焦虑驱动着向前奔跑 , 每个人都生怕掉队;另一方面 , 人口众多、教育质量提升固然带来红利 , 但也带来激烈的内部竞争 。你不干 , 有的是人干;你不加班 , 有的是人肯加班——无论是技术密集型还是劳动密集型行业 , 不少人都有这种心理 。
文章图片
坊间无奈调侃
但“锅”又不能仅甩给社会 。在微观层面 , 不少公司管理效率低下、创新模式欠缺也会加剧劳动时长 。有专家认为 , “目前国内许多企业仍是‘汗水型’经济 , 靠创新技术获取利润的份额并不大 , 这种情况下只能靠拼汗水与劳动时间来赚钱” , 所以 , “当你以低成本和速度参与竞争时 , 就只剩一种文化能够取得成功 , 那就是全天候文化” 。
这还跟法律“牙齿”不够锋利有关 。劳动者权益保护并非新鲜话题 , 但法定加班费、工伤赔偿、离职补偿等 , 在实践中经常产生纠纷 。当个体劳动者面对金钱、法律、人力等资源都远超自己的企业 , 若无强有力的劳动权益保障公权力介入 , 维权成本和难度可想而知 。
这种困境何尝不是一头“灰犀牛”?它的身影出现在草原深处 , 很多人都觉得威胁尚远 , 没必要防范;但若视而不见 , 等这头灰犀牛狂奔而来 , 踏出碾压式的脚步 , 为时已晚 。
因此 , 每一次出现“拿命挣钱”的悲剧不应只有热议 , 还应有实际行动去改变 。畸形加班不该被冠以“奋斗”的名号 。正如新华社评论所言 , “让劳动者超时工作、透支健康 , 是违法操作 , 是对奋斗精神的背离 。加强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 让追梦人健康地奔跑 , 让企业发展更有温度 , 才是奋斗该有的样子 。”
文/明日绫波
相关文章:
半月谈评论:年轻人猝死背后 , 谁应反思?
【视点·观察|侠客岛:畸形加班屡上热搜,这事真得好好聊聊】半月谈:要“健康的奋斗者” , 不要畸形加班文化
推荐阅读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张庭夫妇公司被查 该怎样精准鉴别网络传销?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
- 陈明永|行业观察|OPPO陈明永:对的路,不怕远
- 视点·观察|2021车市拐点之年:芯片荒、交付难、投诉多
- 视点·观察|今年的圣诞C位属于元宇宙
- 视点·观察|2021年清洁能源行业开始认真应对采矿问题
- 视点·观察|HDMI 2.1a规范或让用户购买HDMI线缆更复杂
- 视点·观察|拍照搜题等同作弊 App叫停后如何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