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科学》杂志主编:“对影响因子的狂热没有任何意义”( 六 )


很明显从表面上看 , 这样的排名意味着机构应该给科研人员施加压力 , 让他们向这些期刊投稿 , 而不是把论文投到其他期刊 。 这个新排名的依据不是引文 , 也不是影响因子 , 而是论文数量 。 实质上 , 它以同样的方式定义了高质量的科学研究 , 即在其认定的68本期刊上发表论文 。 即使像数学这样的重要学科并没有在“抽样”的68本期刊中 , 但是自然指数发布几年后 , 可能会有些机构将简单地把排名结果解读为表征高质量科学研究的一个“黑匣子” , 并调整其行为以提升在排名中的名次 。 这一做法从根本上对指数研发团队及相关期刊是有利的 。 然而 , 与影响因子的情况一样 , 自然指数的根本缺陷在于 , 它是以特定期刊作为衡量论文质量的标准 , 而不是看论文本身及它是否得到真正引用 。 根据洛特卡分布规律 , 在上文提及的68本期刊中发表论文并不能证明科学共同体认为其是有用或有趣的 。
THE END

影响|《科学》杂志主编:“对影响因子的狂热没有任何意义”
文章图片

_原题《《科学》杂志主编:“对影响因子的狂热没有任何意义”》
阅读原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