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一年了号称“社恐”的年轻人 为什么还爱沉浸式过家家?( 五 )


毛凌舟想做的生意也越来越贵,“如果单主题投入200万或300万元的创作费用,我的呈现会非常的牛 。”但在资方眼中,剧本杀是一个“非标品”,并不像奶茶、面馆那样容易复制 。“站在我们的角度,你说去做新的剧本、扩张新的门店,都需要做剧本的时间、培训和巩固参差不齐的服务人员 。我想追问毛总,如果是做资本融资,我们需要你们快速扩张,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在一次内部交流会上,一位知名创投机构投资人向毛凌舟发问 。
“其实我内心不想走回传统的剧场模式,我又变成卖主题卖授权的,我想自己做直营,不断加码剧本主题,自我复制,成为头部玩家 。”这是毛凌舟的答案 。
“现在说的百亿产值,其实是虚的,没有那么高,它是把各环节叠加计算的 。”张进表示,“核心高频玩家就1000多万人 。”
和任何内容产业一样,剧本杀的软件、硬件升级离不开资金投入,但归根到底,砸钱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