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当“赌博”蒙上了“盲盒”
上周 , 某盲盒品牌上市了 , 这是自从有盲盒至今5年之久 , 第一家公司发展到上市 。这两年 , “盲盒”在市场中忽然火了起来 , 尤其针对于年轻人的猎奇心理 , 目前盲盒也是95后年轻人最烧钱的“爱好”之一 。而盲盒的这种性质看起来像是以“抽奖”的形式体现 , 但实际上就是将赌博套上了盲盒 。
当赌博蒙上了盲盒
合法交易疯狂吸金
文章图片
促销形式迎合消费者赌博思想
盲盒是指一系列产品在外包装全部相同的情况下 , 内部还有不同IP系列的周边玩偶产品 , 在你打开之前丝毫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 , 而打开后的玩偶 , 对应的价值也不同 , 有的高于盲盒原本的售价 , 有的却低 , 这就迎合了消费者们或是年轻人们的赌博思想 , 万一我抽到了限量款 , 是不是就赚到了?
为了集齐全套 , 大批年轻人不惜豪掷千金 。业内数据表明 , 盲盒市场的销售额已经超过了25亿元 , 在某电商店铺中忠实消费者有20万 , 每年花费五位数或更高 。甚至有年轻人一年花费百万在盲盒中 。
80%以上的盲盒不能退
【视点·观察|当“赌博”蒙上了“盲盒”】玩盲盒不能后悔 , 所以是赌博 , 没有余地 。但是也有电商玩盲盒是可以秒退的 , 为什么呢?有时候主播们介绍说他们玩盲盒是为了冲业绩 , 甚至主播会求粉丝们拍一个空盒 , 然后秒退掉 , 这种弄虚作假冲业绩的手法无非是为了排名、上市 , 如果说重一点 , 实际上是股市欺诈行为也不过份 。
但盲盒里面的东西确实比非盲盒的同样的东西便宜 , 几轮便宜之后粉丝们就会以为永远便宜 , 大约到第5个盲盒的时候就不见得便宜了 , 而且里面是他们卖不出去的东西 。
二手市场并不能缓解用户赌博心理
其实在二手的平台中 , 有很多别人拆开过后的盲盒在售卖 , 其售价已经低于盲盒的原价 , 只因为手中有同样的玩偶 , 所以把多余且重复的玩偶去二手平台售出以收回一些成本 。
但这并不能缓解玩家对于新品盲盒的痴迷 , 玩盲盒的人都是为了享受第一手“拆开”的快感 , 这种充斥着不确定性的购物形式 , 如同软性赌博 , 为玩家带来极强的心理刺激感 , 让其着迷上瘾 。
如果从商业层面去分析 , 对于盲盒的爱好者 , 商家就犹如吸血鬼一般 , 认清了玩家对于盲盒的这种收集癖 , 美其名曰是“收藏” , 利用价格低廉的盲盒吸引更多的销量 , 这无疑就是一种“赌博”的形式 , 或许在很多盲盒系列中 , 抽到价值很高的“隐藏款”几率不足2% 。
不合理的营销方式暴力吸金
早在2017年 , 各大电商、APP中都推出了1元购的促销形式 , 但最后被认定为“非法赌博” 。1元购的概率至今没有公布 , 平台收到的钱和给出去的奖品价值完全可以不对等 , 没有人取证能够证明商家到底吸了多少金 。
在此 , 拿商业彩票举例 , 总付出和总回报必须是大体相当的 , 除非你是福利彩票和体育彩票 , 把差价拿来做慈善了 , 不然机构就只能赚服务费 , 没有那么高昂的利润 , 但一个做盲盒的公司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做到上市 , 不得不多想利润率究竟是多少 。
盲盒的厂商会告诉你 , 我的稀有款是1/144的概率 , 但实际抽出限量款的虽然非常少 , 但仍然存在 。早先的“1元购”和现在的“盲盒”谁更害人?
结束语:
盲盒只能在网上直播时进行 , 实际上就是一种软性赌博 , 用户购买的不是实际产品 , 而是“开奖”那一瞬间的心态 。
推荐阅读
- 星链|石豪:在太空,马斯克和美国当局是如何作恶的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张庭夫妇公司被查 该怎样精准鉴别网络传销?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
- OriginOS|当硬件驱动力逐渐放缓,手机还能更快吗?
- 娱乐性|新华全媒+|探秘冬奥会“黑科技”:当冰壶遇上人工智能
- 陈明永|行业观察|OPPO陈明永:对的路,不怕远
- 视点·观察|2021车市拐点之年:芯片荒、交付难、投诉多
- |彰显交通特色 突出担当作为——南安市交通运输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见行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