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魔幻2020,这些行业重获新生
2020年 , 也许是近十年来最复杂且难以言说的年度 。它给许多行业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和灾难性的后果 , 但另一方面 , 它却提供了丰沃的土壤 , 让一些企业重获新生甚至蓬勃生长 。现在 , 又到了一年一度回顾以往和预测未来的时刻了 。不过 , 在科技领域 , 预测未来似乎意义不大 。
文章图片
预测不可避免地会落空 。正如2020年开始时 , 没人能预测到疫情的出现 。而这场疫情以惊人的速度迫使人们适应在家工作文化 , 并愈发迅猛地让人们的生活朝着全面数字化转型 。
但毫无疑问 , 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 , 科技事关一切 。科技改变了一切 。随着光纤的铺设 , 5G的普及以及更多卫星群进入地球轨道 , 明年会迎来最大的变化:全球数百万人拥有数字权 , 那些已经足够幸运拥有闪电般网速的人的数字世界将更加丰富多彩 。
接下来 , 就和小编一起去回顾2020年的科技大事件 , 并初步展望一下2021年的科技趋势吧 。
1、充满魔幻现实主义的2020年
在疫情影响下“飞升”的视频会议
作为一家视频会议公司 , Zoom这个词已经和谷歌一样 , 成为一个动词 。随着在家工作成为新的大趋势 , Zoom也成为最大赢家 , 市值飙涨 。公司创始人袁征(Eric Yuan)的身价也从40亿美元增至180亿美元 。猜猜今年的年度流行短语是什么?——“你没开话筒!”
文章图片
但是随着Zoom的日渐流行 , 平台上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 尤其是安全问题 , 引来用户的担忧和监管机构的关注 。值得庆幸的是 , Zoom迅速采取行动 , 改进平台安全性;此外 , 微软、思科和谷歌等也为用户带来更多视频会议选择 。而在中国 , 腾讯会议、钉钉等应用系统也在不断扩张 。尽管如此 , 截至目前 , Zoom仍是举行远程会议和在线课堂最热门的平台 。
“达摩克利斯之剑”终挥向迅猛扩张的科技巨头
11月 , 苹果、微软、亚马逊、Alphabet(谷歌母公司)和Facebook这五家科技巨头的市值加在一起超过了12万亿美元 , 因为投资者相信科技巨头可以比其他任何公司更有能力 , 安然渡过新冠病毒危机 。2021年 , 这些科技巨头面临的重大风险是针对他们的调查 , 因为美国本土和欧洲的政客与监管机构都希望约束科技巨头的影响力 。
今年十月 , 美国司法部联合11个州总检察长对谷歌发起诉讼 , 后又有加州在内的3个州加入该诉讼 。这起诉讼是自20多年前微软反垄断诉讼案以来 , 最重大的美国垄断诉讼案 , 并且与20多年前的诉讼有相似之处;也是今年针对谷歌发起的第一个反垄断诉讼案 。
继司法部的诉讼案之后 , 38个州总检察长在12月联合起诉谷歌、以德州为首的10个州总检察长也在同月起诉谷歌 。紧接着 , FTC和纽约州领衔的各州也分别对Facebook发起反垄断诉讼 。
除了谷歌和Facebook之外 , 国会调查员已经用了数月时间调查苹果和亚马逊这两家科技巨头 。未来或将有更多诉讼提出 。
而今年七月份 , Facebook、谷歌、亚马逊和苹果这四家科技巨头的首席执行官首次同时亮相 , 参与国会举行的反垄断听证会 。这一次的四大科技巨头反垄断听证会 , 或标志着美国针对互联网科技巨头反垄断执法的开端 。
在反垄断调查中 , 一大波科技公司不堪加州的高税收环境 , 正欲撤离硅谷 , 包括甲骨文、HPE甚至伊隆·马斯克等 , 都在打算搬去德州 。
而在12月15日 , 欧盟将宣布一项全新制定的《数字服务法案》草案 , 以加强对科技巨头的监管 , 这是欧盟推出《通用数字保护条例》(GDPR)之后的又一重磅法案 。
中国当然也没错过这一股反垄断大潮 。
11月10日 , 中国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就“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公开征求意见 。12月14日 ,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知 , 依据《反垄断法》第48条、49条 , 对阿里投资收购银泰百货、阅文集团收购新丽传媒和丰巢网络收购中邮智递的三个案子 , 分别处以5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12月24日 , 据新华视点消息 , 中国市场监管总局根据举报 , 依法对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实施“二选一”等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 。12月29日 , 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 , 因取消支付宝渠道 , 美团遭到反垄断诉讼 。
流媒体的成与败
2020年 , 几乎所有人都隔离在家中 , 只能躺在沙发上打发时间 。趁此良机 , Netflix的全球订阅用户有望在今年年底突破2亿人次 。紧随其后的竞争对手迪士尼也预期 , 其Plus服务的规模将到2024年增加两倍 , 至2.5亿用户 。
如果Netflix和迪士尼是今年流媒体大战中的最大赢家的话 , 那么移动视频服务Quibi则是最大的输家 。发展仅半年的Quibi于今年十月份宣布永久关闭该平台 , 并称疫情期间人们出行时间骤降是导致Quibi失败的主要因素 。连锁影院也输得惨烈 , 包括华纳兄弟和迪士尼在内的制片公司都选择在线上发布影片 。今年 , 圣诞大片——华纳的《神奇女侠1984》和迪士尼的《心灵奇旅》之间的角逐战场也从传统的影院搬到HBO Max和Disney Plus上 。
文章图片
另一边 , 中国各个视频平台这一年也使出了浑身解数以求从这场流媒体混战中突围 。先是爱奇艺和腾讯尝试对各种电视剧和电影进行线上付费点播 , 并纷纷在11月份时表示要调高或计划调高会员费 , 以探索新商业模式 。随后 , 12月14日 , 阿里宣布投资62亿入股芒果超媒 。而字节跳动也表示计划明年投入50亿-60亿发力西瓜等长视频 。B站也以“后浪”、跨年晚会等爆款作品出圈 。但就目前看来 , 短时间内腾讯视频、爱奇艺仍会依靠会员和内容优势 , 稳坐第一梯队;而优酷和芒果TV的联手发展也许会实现弯道超车 。以B站为代表的二三梯队平台 , 将继续在现有的赛道里发光发热 , 以获得资本对其逐步提高预期 。
既“疯狂”又危险的电动汽车
文章图片
今年 , 电动汽车制造公司特斯拉砸出了2020年最大的水花 。12月21日 , 的特斯拉正式加入美国资本市场晴雨表———标普500指数 , 并迎来了苹果公司要自己造车的新闻 。有报道称 , 苹果打算在2024年之前发布电动汽车“Apple Car” , 似乎要和特斯拉好生竞争一番 。
此外 , 受疫情影响 , 在各国央行大放水后 , 想象空间较大、利益格局变动较大的电动汽车成了资本追逐的热点 。特斯拉股价随即飙升 , 市值一度增长至6000亿美元 , 几乎相当于八大传统汽车制造商的市值之和 。除此之外 , 中国造车新势力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小鹏汽车的股价也在翻倍上涨 , 年内涨幅分别达到1230.37%、254.96%及319.14% 。
但和疯狂的股价相比 , 造车新势力的销量 , 表现就没那么出色了 , 虽然各种同比环比增长速度也很快 , 但是 , 总销量还是很少的 。即便是销量最多的特斯拉 , 今年预计也只能完成50万的销量 , 和传统车企比 , 就是一款车型的销量 , 甚至还不如 。
此外 , 尽管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曾信誓旦旦地说 , 该公司将在2021年推出全自动驾驶汽车 。但是 , 他可能要食言了 。特斯拉确实是在测试“全自动驾驶”软件 。但即便特斯拉在2021年发布了全自动驾驶软件 , 在发生事故后 , 承担法律责任和实际责任的仍是驾驶司机 。只要这个事实不变 , 一辆特斯拉就不可能完全实现自动驾驶 。
而Uber也在12月宣布放弃开发自动驾驶汽车的计划 。但亚马逊在今年六月份以12亿美元收购的Zoox , 刚刚推出了Robotaxi 。Robotaxi没有方向盘 , 但可充电一次行驶一天一夜 。
2020年最佳技术工具
文章图片
2020年 , 游戏玩家收获颇丰 , 两款新一代的游戏主机相继发布——PlayStation 5和Xbox Series S/X 。Oculus也将发行下一代VR头戴设备Quest 2 。
任天堂的Switch却依旧是美国连续24个月销售最高的游戏主机 。根据NPD Group的数据 , 在2020年的前11个月中 , Switch在美国的销量达到692万台 。
三月 , 现实世界因突如其来的疫情陷入混乱 , 任天堂发布的新作——岛屿模拟游戏《集合啦!动物森友会》走进疲惫失落的人们的内心 。任天堂表示 , 自3月30日发布以来 , 《集合啦!动物森友会》已经累计售出2600万部 , 同时也带动了游戏主机Switch的销售 。
智能手机方面 , 苹果发布了iPhone 12 , 微软发布了昂贵的双屏幕手机Surface Duo , 三星发布可折叠屏幕手机Galaxy Z Fold 2 。苹果用搭载了该公司自研的M1芯片的MacBook , 为笔记本电脑的电池续航和性能树立了新的标准 。该公司还推出了耳罩式耳机AirPods Max 。最后 , 三星对传统电视进行大胆创新 , 推出可旋转的Sero电视 , 试图重新定义智能手机时代的电视机 。
科技IPO逆流而上
尽管这一年充满不确定性 , 但在2020年仍有65家科技公司上市 , 不免让人想起当年的互联网泡沫时期 , 心有戚戚 。云计算公司Snowflake和外卖配送应用DoorDash的表现都不俗 , 而Airbnb的成就更加耀眼 。Airbnb的股价在12月上市的交易首日便翻了一倍 。
与此同时 , 尽管新冠疫情的加剧减缓了跨境商业活动 。但中国企业对赴美IPO热情依旧 。根据IPO研究公司复兴资本(Renaissance Capital)数据显示 , 截至12月17日 , 中资企业已经在美国进行30起IPO , 共筹集资本117亿美元 。其中 , 金融科技公司陆金所和线上房地产平台贝壳跻身今年美国前十大IPO榜单之中 。今年在美IPO的知名中国科技企业还包括本地即时零售配送平台达达 , 电动汽车创业公司小鹏、理想 , 在线教育平台一起教育、垂直社区控股公司蓝城兄弟等 。
文章图片
见证疫苗和人工智能突破的一年
科学技术在2020年取得了最大的技术成就 , 就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开发、生产和分发安全的疫苗 。而且技术成就与科技进步之间 , 越来越息息相关 。英国人工智能公司DeepMind宣布 , 其可以预测蛋白质结构 , 这一突破可以极大地加快新药的研发 。GPT-3是一种新的语言生成模型 , 与人类智慧相似 , 也在人工智能领域引起一阵轰动 。
2、让人期待和忐忑的2021年
太空漫游2021即将开启
据悉 , 英国卫星运营商OneWeb于本月恢复了卫星发射计划 。该公司正计划在2022年之前将650颗卫星送入地球轨道 , 以建立一个全球宽带网络 。SpaceX也正在美国开展卫星网络服务测试 , 预期将于2021年实现全球覆盖 。全光纤和5G覆盖率正在迅速扩大 。AST SpaceMobile正与沃达丰合作 , 承诺在2023年为赤道地区的16亿人口提供来自太空的互联网连接服务 。这或可改变发展中市场上的企业、教育和商务模式 。另外 , 诺基亚正在月球上部署4G网络 。而据新华社报道 , 中国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也在11月24日成功发射 , 并于12月17日成功返回 。
视频会议即平台
2021年 , 远程视频会议的发展将不仅限于更多的花哨功能和表情符号 。Zoom已经将其视为一个平台 。据报道 , Zoom正打算在平台上整合日历与电子邮件服务 。微软也在Skype中添加了“Together Mode”选项 , 打破了原有的网格视图 , 以便每个人都可以觉得他们是身处在同一个房间里 , 同一个咖啡店等等 。
流媒体将成为游戏的战场
尽管视频服务一直是今年的重点 , 但游戏的流媒体之战或将于2021年分出胜负 。Facebook Gaming预期将推出一个更加成熟的平台 , 与谷歌的Stadia和微软的xCloud竞争 。另外 , 据报道 , 苹果打算在2021年升级Apple TV , 更加侧重游戏领域 , 并配有新的遥控器和处理器 。
待完成的半导体交易
今年 , 英伟达拟收购Arm的400亿美元交易震惊了整个半导体行业 , 因为收购之后 , 行业内芯片设计关键供应商的中立性或将受到威胁 。目前 , 收购前景仍不明朗 。美国或许很快将批准该笔交易 , 但英国、欧盟和中国或许会提出反对意见 , 而英伟达的竞争对手也会大力游说 , 阻挠交易的进行 。
即将到来的IPO
2021年 , 大型科技公司的IPO数量将减少 , 但是即将上市的公司仍大有看头 。首先是加密货币交易平台Coinbase已秘密提交招股书 , 即将在2021年上市 , 之后 , 游戏平台Roblox、电动踏板车服务Lime、付款服务Stripe以及交易应用Robinhood等也将陆续上市 。此外 , 据36氪报道 , 中国短视频平台快手预计将在2021年2月5日上市 。而据彭博社报道 , 中国在线辅导平台掌门教育正考虑明年赴美IPO 。
某些科技巨头会与欧盟和解
【视点·观察|魔幻2020,这些行业重获新生】据悉 , 美国四大科技巨头中间 , 目前还剩下苹果和亚马逊未在美国面临新的反垄断诉讼 。但是在欧洲 , 亚马逊已经官司缠身 。2021年 , 亚马逊或许有可能跟欧盟达成交易 , 并有可能帮助该公司在法国和德国解决反垄断指控 。而亚马逊首席执行官杰夫·贝索斯的身价 , 在2021年有望超越2000亿美元 。
推荐阅读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张庭夫妇公司被查 该怎样精准鉴别网络传销?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
- 陈明永|行业观察|OPPO陈明永:对的路,不怕远
- 视点·观察|2021车市拐点之年:芯片荒、交付难、投诉多
- 视点·观察|今年的圣诞C位属于元宇宙
- 视点·观察|2021年清洁能源行业开始认真应对采矿问题
- 视点·观察|HDMI 2.1a规范或让用户购买HDMI线缆更复杂
- 视点·观察|拍照搜题等同作弊 App叫停后如何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