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性宏观因子择时研究( 七 )

2.2

宏观因子投资组合的经济直觉

下面,我们展示了由这些宏观因子构成的初始投资组合的表现,其中宏观因子包括经济增长、实际利率、通胀、信贷、新兴市场和流动性,可以发现每一个宏观因子都捕捉到了基本的风险溢价。

图表3中展示了国内生产总值(GDP)的预期差走势,即已实现GDP与GDP预期之间的差额,数据来源于Consensus Economics surveyforecast。1997年至2017年的经济增长因子收益率与GDP预期差序列的相关性为0.6。投资者对经济增长预期的溢价反映了他们为承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将低于预期的风险而获得的补偿。例如,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实际GDP明显低于预期。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看到发达国家股票、大宗商品和上市房地产追随GDP的下滑的亏损,经济增长因子收益为负。

防御性宏观因子择时研究

图表4中我们展示了实际利率因子的收益(国债实际收益率和现金利率的差)以及实际利率预期差。需要注意的是图表4的左轴是负向的,即当实际利率低于预期时,我们认为实际利率因子会带来正收益。这两个时间序列的相关系数大小为0.8。2009年的实际收益率有一个显著的负向情况,我们认为这主要是由于金融危机复苏期间国债实际收益率上涨。2013年有一个大幅上升,当时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宣布减少大规模债券购买,出乎债券市场的意料,而这之后2008年以来的量化宽松走向末尾,因此2013年也成为了实际利率因子表现最差的年份。

推荐阅读